灯盏书屋 > 历史军事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203章 大明的战争债券【求全定】

第203章 大明的战争债券【求全定】(3 / 5)

时候可以买到急需的粮食物资等,但是有些东西却绝对不是有钱就能够立刻买到的。”

“比如这朝廷大大小小官员们的行政执行,本来就非一朝一夕之功,如果不能从开始的时候就让他们尽心出力,等到出现了问题,在督促责罚他们也未必能够管用!”

“与其这样还不如把朝廷的银子都拿出来一些,给这些官员们提高俸禄,同时在扩招一些官员!”

朱瀚的一通长篇大论,让老哥朱元璋和李善长刘伯温等朝廷大臣们陷入了沉思和惊讶。

其实大明开国的时候,给官员们定下的俸禄并不算低,县令的一年俸禄能够达到二十两个银子,也就相当于差不多三四十万。

但最近几年大明经济飞速发展繁荣,再加上倭国辽阳等地方大批的金银流入境内,不少东西的物价都有大幅度增长,原本显得比较多的银子就变得稀松平常。

而且大明开国之初,还沿袭了历代封建王朝在官员制度上的一个措施,那就是大大小小的朝天衙门当中存在大量的胥吏!

这些胥吏,虽然也代表了朝廷的权威,但并不是享受正是官员待遇的成员,他们往往干活最多却又拿不到朝廷的几个大子儿,这接触具体的事务当中,自然就会逐渐手黑贪赃枉法起来。

“提高俸禄?”

“扩招官员?”

老哥朱元璋中不禁琢磨这两条朱瀚提出的建议。

毫无疑问,这两个建议有一个最为核心的问题,那就是需要花费大批的银子,每年发放俸禄。

朱元璋现在最为开心的事情,一个是接到边疆各个军区行都司的捷报,另外一个就是轻点大明国库内的存金库银。

一旦实施出汗这两条建议,那大明国库内的金银至少要消耗掉三四成。

“七五,给官员提高俸禄,这个咱倒是赞同,可是要扩招官员,那实在是有些浪费啊,朝廷现在使用的官吏,不是已经够用了,要是再多招一些官员,你岂不是给了许多人偷懒的机会?”朱元璋有些疑惑的说道。

朱瀚却依旧从容,“我说的扩招官员并不是简单的招募新人,而是要把朝廷现在使用的许多吏员,把她们招募成为正式的官员,也像正是的官员一样考评、录用、罢免和调任!”

朱瀚说的这个问题恰恰就是刘伯温,李善长等人没有想到的明代基层官员问题。

历史上的明清两朝,在封建统治上可谓是登峰造极。

但是他们对于基层官吏的管理却一直没有什么进步。

地方上的权力实际掌控者并不是朝廷派遣的流官,而是那些官

最新小说: 大明:大孙朱雄英,老朱扶我春庭雪 咱家世代贼寇,你小子考上状元了 你一小黄毛,咋就族谱单开了? 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 这个皇帝不仅摆烂,还没有素质 我,大唐首富,李二想嫁女儿想疯了 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 综穿之随心而为 大唐:身为太子的我只想摆烂 寒门书童:高中状元,你们卖我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