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稳定后院,犀利兵锋向南
一路晓行夜宿,越山梁,跨山沟,渡沼泽,过深涧。
道路极其难行。
路上还遇到了暴雨、狂风、冰雹、山洪,落石、山体滑坡。有人不小心掉进深涧之中,有人死于山洪,有人死于山体滑坡,有人陷入沼泽。
非战斗减员达100多人。
耗时七七四十九天,历经九九八十一难。
在一个朝阳明媚,鸟语花香的早上,王通终于带着一万五千多人来到了白狼山附近。
这是一座斗笠状的孤峰。
因山上有一块白色巨石状似饿狼,故而被称为白狼山。
王通藏兵于山谷,亲自带领庞统、田畴、赵云、张辽、张绣、黄忠、韦卫、典韦、胡车儿等人前往白狼山察看敌情。
山高500余米。
山势陡峭,灌木丛生,攀登不易。由于需要保密,不能大刀阔斧披荆斩棘,很多地方只能低头弯腰,在草木丛中穿行。
这样一来,庞统的优势就展露出来了。这厮身材矮小,躬着身子,四脚着地,在灌木丛中钻得贼快,如同一只土拨鼠似的。
最淡定的是田畴,这人总能在山上找到草木稀疏一些的地方穿行,显然是来过这里不止一次。
……
到了半山腰之后,田畴就带着众人绕到东边山坡,找了一个树木较少,视野开阔的地方,伸手指向山下的一座小城。
对王通道:”将军你看,那就是白狼城。”
王通顺着田畴所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在离白狼山的山脚大约相距两里的地方,有一座四四方方的城池。
拿出望远镜来仔细观察,但见此城建于山谷隘道之间,两侧依山而建,城虽不大,倒也还算坚固。
一旁的田畴对王通介绍道:“此城实际建于战国时期的燕国,当时只是一个哨所,哨所之上置烽火台,其用途是当有胡人入侵时,便点起狼烟烽火,给卢龙塞上的守军示警。
至汉武帝时期,辽西辽东皆为汉土,遂在此建城。后来鲜卑强大,汉军退守卢龙塞,此城便为鲜卑所夺。但鲜卑不愿守城,又交于汉化较深的乌桓。”
王通点了点头。
从乌桓和鲜卑的分布来看,就可以看出,鲜卑在草原深处,而乌桓四部全都分布在幽州的边境线上。
包括丘力居、难楼、乌延、苏仆延。如图所示:
……
(附录图片:乌桓四部位置地图。)
……
这是一个汉化较重的草原民族,他们已经习惯了守城和农耕,是介于农耕和游牧之间的一个处于奴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