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招授郡堂指荥阳
庭中古槐叶落未尽,金黄的碎影铺满石阶。
议事堂内,屈突通特地嘱令燃上的上好檀香,香气袅袅。
在听得綦公顺愿拥自己为主时,李善道未有因之太过改变的神色,於闻得刘兰成此话后,眉梢微扬,目落其身,摸了摸短髭,露出饶有兴味的意思,问道:“李密?刘公此话怎讲?”
刘兰成感受到了李善道神色的变化,心头一定,知道自己料对了!
他出身北海郡书佐,本为细心之人,兼以久历乱世,擅长察言观色。
李善道对“拥主”虚辞的不置可否,令他敏锐地捕捉到了不寻常处。这位以黎阳仓崛起、定河北、破宇文化及的年轻枭雄,此刻心之所系,必然绝非一顶空洞的王冠。
则联系当前时局:李密降隋、单雄信进兵河内、罗士信兵指荥阳。
这三条震动海内的消息,定才是此时此刻,搅动李善道心潮的巨石!
李密拥众数十万,坐拥洛口仓粮,虽久攻洛阳不下,其名望之隆、兵马之盛,粮秣之足,仍远胜李善道。而下他降了隋,遣单雄信、罗士信两员猛将,分向河内、荥阳,意图昭然,明显是已经决定先将洛阳放到一边,转而先将山东已有之地盘消化,并图谋河北之地。
这样一来,面对李密的这个新动向,山雨欲来,黑云压城,李善道现在自然也就对“拥他为主”不会感什么兴趣,而是亟需应对李密降隋后所带来的这一连串连锁反应。——而且大概也正是因此,李善道才会在宇文化及残部尚未完全被剿灭之际,便急於东渡黄河,驾到白马。
刘兰成心头定下,语气愈加恭谨,肃然长揖,回答说道:“大王容禀!李密此人,狼子野心,其志非常!先反隋室,啸聚英豪,今攻洛不克,又卑辞降於东都伪廷。臣闻其已遣单雄信、罗士信各引步骑万余,趋河内、荥阳,显其意是在欲图河北、山东!臣愚见,欲安山东,除非大王神威、振臂一呼不可外,更需即刻绸缪,严防李密北窥。”
此言一出,满堂聚焦在他身上的诸人,皆各露出恍然之态。
李善道眼中那抹先前对綦公顺的赞许,这时如投入火种的薪柴,明亮了几分。
但就像没有回应綦公顺的“拥戴”,李善道暂也未回应刘兰成提出的须当提防李密此事,他只视线在刘兰成身上停留了片刻,仿佛在重新评估这位北海谋士的分量,随后微微颔首,温言说道:“刘公洞明时势,果然大才。”笑道,“北海安靖,诚如綦公所言,多赖公运筹之功!战祸连年,百姓流离,今欲抚平山东疮痍,正需借重公之智略。日后凡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