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三四千个蜂窝煤的时候,哪还有什么反对意见?
与此同时,修理厂还给于了员工们足够的福利。
那就是购买手工制煤器的话,以出厂价供应,每个职工只有一个购买名额。
第一时间,修理厂生产的手工制煤器,就卖出去了三十台。
没错,此时修理厂的职工数量,已经达到三十人。
而且,对外招工的窗口,并没有关闭。
就是后厨的主厨和学徒,都咬牙买了一件手工制煤器。要么他们亲自出面和邻居谈,要么就让家人和邻居谈帮忙制作蜂窝煤的费用。
事实上,修理厂内部早就传开了,要是职工个人家里有一台手工制煤器的话,单单靠着给街坊邻居加工蜂窝煤得到的费用,就是一笔长期稳定收益。
只要脑子不傻,就能算得清账!
所以,厂里一旦放开了限制,首先购买手工制煤器的,就是厂里的职工。
接着,就是行动力强的有心人了。
刘光齐就是有心人,所以他第一时间,从老爹刘海中那拿到二十五块,算是第一批买到手工制煤器的外人。
事实上,这位一直相当关注武爱国的一举一动。
没办法,拿毕业证那天,武爱国给他留下的印象,实在太过深刻了点。
只是没想到,本来以为毕业后,会老实回老家种地的武爱国,竟然神奇的留在城里,而且还有了正式工作。
不过一个街道小厂,他自然是看不上的。
结果,由武爱国亲爹当厂长的街道小厂,却是发展得红红火火好不热闹,一度成为街坊邻居的话题中心。
刘光齐心中不是滋味的同时,自然对鼓楼修理厂多了几分关注。
他有关系不错的同学,就在修理厂当学徒工。
然后,第一时间听到了修理厂内部的传言,顿时就心动了。
不要说眼下,就是最严肃的那些年,以个人身份帮助街坊邻居,拿到一定的费用也是理所应当的事儿。
正好这时候没有工作,通过帮助街坊邻居制作蜂窝煤赚点钱,省得兜里老是空空如也。
等他扛着手工制煤器回来,并且亲自示范制作了上百个蜂窝煤,顿时整个九十五号院都轰动了。
还是那句话,烧蜂窝煤可比煤球强多了。
只是,九十五号院终究有好几个奇葩存在。
他们眼红刘光齐买来的手工制煤器,想要白票占好处,甚至还想借手工制煤器赚点小钱。
刘光齐哪会答应?
他此时正在兴头上,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帮街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