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一进,数百万利润到手。
这一幕,却是看得观众们目瞪口呆:还能这么玩?
折腾了几年,单单从保险公司身上薅的羊毛,就足有几千万港币,加上金铺本身的生意利润,身家轻松破亿,成为有一定名气的富豪。
他聪明,别人也不是傻子!
保险公司很快就将他拉入黑名单,根本就不给他的金铺设保,社团方面也因为新老更替,使得猪脚的影响大跌,快要使不上劲了。
这怎么成?
没了快速来钱的路子,他怎么维持花天酒地的生活,又如何保住富豪的身份地位?
然后,他就盯上了股市。
这家伙一门心思走歪路,根本就不费心了解股市的运营模式,而是专门找那些已经曝光的股市反例。
琢磨了一阵子,加上从社团渠道,以及有钱人的圈子得到的信息,终于被他琢磨明白了。
通过借壳上市,将手里的资源全部塞入上市公司。
而后,通过散布有利消息和不利消息,直接操盘自家公司的股票价格,通过差价大把赚钱。
原本一亿的身家,迅速膨胀到十亿规模,一代巨富就此诞生,并且还成为了某家社团的幕后金主。
第一部就此结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最主要的是,猪脚每上升一个台阶,使用的都是上不得台面,见不得光的手段,可偏偏就是好用。
这让观众们心绪难平,觉得这样的家伙都能起势,绝对是对社会公平的极大讽刺。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猪脚的某些操作和行为,不由自主叫观众们,将港岛的富豪们对号入座。
惊奇的发现,某些富豪的发家史,和猪脚的行为模式莫名的契合。
难不成,这几位富豪的发家过程,也和电影猪脚一样,有许多见不得光的地方?
这下,轮到港岛的狗仔们欢喜了。
他们一个个,悍不畏死的蹲点堵门,甚至冒着被保镖暴锤的风险,也要采访到当事人。
要是运气不错,采访到了一些真实情况,那就赚大发了,直接全款买房都不是梦。
消息可以提供给背后报社,还能重金卖给已经上星的亚视,相信亚视的新闻节目,会对这样劲爆的消息感兴趣,这就是三赢。
可遭遇狗仔骚扰的富豪就不高兴了,这是什么意思,拍电影映,射他们的发家史不干净么?
尼玛的,知不知道富豪的力量?
然后一打听,才发现电影的出品方,清一色港岛一流社团,顿时就熄了折腾的心思。
就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