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无敌浩克》、《雷神》、《美队》等引入核心角色。”
“在下一阶段再通过链接作品将超级英雄集合,通过事件联动打造一个完整的世界观,我称之为漫威宇宙。”
艾略特心里像是吃了苍蝇一般。
怎么自己每一个进攻的方向都有重兵囤积呢?
采访撕不开裂缝,那这一次的《时代周刊》就只能沦为路老板本人的扩声筒和宣传工具,不会有任何有价值和深度的题材诞生。
路宽仍旧在侃侃而谈:“中国人讲,听其言,观其行。”
“我将好莱坞的电影工业化概念引入国内,也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向世界推广。”
“在国内我们有最大的电影公司和排名前列的互联网媒体,在国外和米拉麦克斯、狮门、迪士尼都是坚定和合作伙伴。”
“就像美籍华人iris女士所讲,中美民间有着深厚的交往基础,我们不必秉着非此即彼的冷战思维去思考问题,艺术和文化是全人类共同的命题。”
开门!自由贸易!
开门!文化输出!
这本该是美国秉持的立场,但不知道为什么在面前的中国富豪嘴里说出来没有一丝违和,因为他确实就是这么做的,顺历史大势而为。
艾略特无奈地喝了口咖啡,往日的醇香此刻尽显苦涩。
这是他职业生涯里少数的失败采访,尤其是在做了这么多准备的情况下。
他把话题和政治关联,路老板就搞艺术、文明、人性的普世价值锚定;
他搞中美立场的二元化,后者就搞双向文化的桥梁叙事,反讽他是冷战思维。
动不动来个用美食做噱头的生活化解构,根本不给他一丝一毫发挥的空间。
即便他从《历史的天空》时间线和人权问题的关联、路宽女友刘伊妃的国籍更改,以及他作品中从无对东大现实思考这几个方面,做了一定挖掘。
但显然还远远不够。
艾略特放弃了,在几个吹捧宣传性的问题之后,两个多小时的采访结束。
他送受访者出门,两人在大厅中站定。
“路,我有预感,你即将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耀眼的光彩。”
“是吗?借你吉言,不过我们中国人喜欢讲闷声发大财,我比较钟情这种感觉。”
头发灰白的艾略特笑着摇头,请他按照惯例在采访稿上签字留念,又客气地送他离开。
这位西方记者的立场并不是一味的反东大,只是作为新闻人,他们必须要挖掘有深度的内容。
无论亲中,还是反中,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