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让博客网配合,在网站一笔笔地公示教学楼捐建的各项支出,请全社会监督,行不行?”
樊建川重重地握住路老板的手:“鞠躬尽瘁,一定完成任务!”
“电影年底才上映,但是教学楼建设刻不容缓。”
“这样,问界先行垫付6000万资金,这个工作你老哥先抓起来。”
“没问题!”
梅燕芳笑道:“算我一个,我捐500万,再回香江慈善总会筹备一下,找一找古仔他们。”
兵兵认捐200万,就当是帮着路宽一起报恩还债了。
刘伊妃、周讯、冯远争等人都附议认捐,各人经济能力有差距,但爱心是一样的。
路宽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这次筹备《塘山大地震》,我很有触动,鉴于我们川省也都是在地震带上。”
“樊哥,我要求每一栋教学楼都要具备8级抗震标准,要做就做最好的,钱不够我再掏。”
樊建川有些迟疑:“兄弟,8级是不是太高了些?我觉得6、7级的强度标准已经很高了。”
“我盖博物馆的我清楚,8级标准的教学楼,建面成本至少1500元每平,这还是平原地形,山地地形更多。”
“不,就按最高标准来。”
路宽叹了口气:“你不知道,樊哥,我信道的。”
“《太上感应篇》里讲,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这事儿我必须要办得漂漂亮亮,不然这辈子都心有芥蒂啊。”
周围知道他此前小神仙之名的人都听得心里一惊。
樊建川是个做实事的,当即就掰着手指头算起来。
“教学楼的人员密度一般是0.75到0.9人每平,如果按照这么高的强度,我们就按0.8的人口密度算吧!”
“像水磨镇这样的镇小学也就100多人,初中也差不多,200多人的教学楼,成本大概在40万左右。”
“嗯,也差不多,大校大建,小校小建。”
“但是。。。”
路宽笑道:“这里都是自己人,说吧。”
兵兵听得心里一暖。
樊建川好意提醒:“早年间我也做过慈善,有件事儿必须得跟老弟你说一下。”
“慈善这个东西,既怕公,也怕私,公要吃,私要拿。”
“你盖这40万的楼,方方面面下来,估计得60万都打不住。”
这话说的隐晦,但在场的除了刘伊妃有些云里雾里,大家都懂什么意思。
“我会考虑这件事,在舆论上会给予严重关切,来警告一些有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