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螺旋造币机价格昂贵,比手工打制还贵一些。但是它们精美的样式,却让这种硬币仿制很难。
令朝廷头疼的私钱问题,有可能得到解决——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购买到造币机械。
——
在完成这些任务后,孙元化带着两条船,和龙华民、许显纯返回大明。
他们先去的是里斯本,在这里与阮大铖会和。
得知阮大铖已经在荷兰建立使馆,并且和各国建立关系,孙元化颇有些赧然,觉得没完成皇帝的交代。
与阮大铖相比,他几乎没有什么收获,甚至连使馆都没建立,只建了个会馆。
这让他隐约意识到新教国家和天主教国家的不同,在一些政策方面,新教国家确实更灵活些。
来不及细想,孙元化几人听到阮大铖打算留在泰西,顿时更是佩服。因为这块地方,在他们看来完全是遍地蛮夷的异域。
接过阮大铖递来的奏疏,孙元化道:
“阮副使放心,本官回去之后,一定会上奏你的功绩。”
“这些东西也会完完整整地带回大明,不使它们遗漏。”
阮大铖嘿嘿笑道:
“其他倒也罢了,但是葛公公挑选的泰西淑女,还有招揽的画师,一定要让他们分开坐。”
“避免出现意外,都到不了大明。”
说着,他还特意提点了一下,已经把这些人分成几拨,分散到几条船上。
尤其是伦勃朗和另一位擅长肖像画的弗朗斯,被要求分开乘坐。阮大铖道:
“这个伦勃朗,是皇上点名要的。”
“那个弗朗斯虽然不怎么知名,但他的肖像画得不错。”
“有一幅《吉普赛女郎》,笑容有点像《蒙娜丽莎》。”
“陛下若是见到了,一定会很喜欢。”
(佛朗斯·哈尔斯,吉普赛女郎,1629)
这是他招募画师为贵族女子画肖像时,应募来的画家。
阮大铖在看到他的作品后就买了下来,并极力邀请他去大明。
弗朗斯·哈尔斯一直穷困潦倒,在他开出的优厚待遇下,答应去大明工作。
甚至还带上一个学画的儿子,作为助手过去。
阮大铖对这个人同样很重视,因为这是他招募的人才。
特意让他与伦勃朗分开坐,免得一起在海上遇海难。
其它搜集来的种子、牲畜等也是如此,被分散在要回去的三条船上。
孙元化率领船队,跟随去果阿的葡萄牙商人,向着大明回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