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但是君心难测,谁又能猜得到皇帝的心思。
数天后,皇帝忽然宣布了一件大喜事,第三名探花向元忠,被选为驸马。
向元忠是公认的英俊帅气,只有最帅的进士才有资格成为探花。
李长生虽然是状元,却不是最帅的。
一时间,探花向元忠反而成为了香饽饽,许多官员都是跑到了他家里开始疯狂的巴结送礼。
皇帝甚至送给了探花更大的小的房子。
这向元忠也是帝都有名的一个官僚家族,而他娶的公主,也并非龙纤纤,而是另一位漂亮的公主。
“大人,这里就是翰林院了。”
李长生成功入朝为官,起步翰林院编撰。
踏入翰林院,李长生就看到许多官员在忙碌着。
这些官员都是每年的状元榜眼探花选进来的。
能踏入翰林院的进士,都是皇帝选出来的最顶级的人才。
而这些进士每天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在翰林院编修史书,还有负责皇帝诏书的起草,编辑。
还有参与皇帝政事,为皇帝出谋划策,协助皇帝处理奏折政务。
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翰林院是离皇帝最近的地方,这里的机会也很多,若是能得到皇帝赏识,升迁的机会非常多。
但是就算如此,这里的状元榜眼探花加起来没有1000也有200多个了。
有的榜眼探花看起来都是四五十岁的老头子了,他们依然在翰林院工作,熬了一两百年的榜眼探花也有。
他们不懂得人情世故,不懂得在皇帝面前表现,不懂得礼来礼往,所以就一直留在了这里。
虽然无法升迁,但是光是在这里工作,地位和财富就足够他们衣食无忧了,待遇也是安稳惬意。
李长生可不愿意一直待在翰林院里,他要升迁,升官发财,所以,该做的不该做的,他都要去做。
那个向元忠,成为驸马爷后,直接任职礼部主簿,未来在给他几年时间熟悉流程,升迁礼部尚书,板上钉钉了,当真是运气极佳。
“李大人,进入翰林,要时刻谨言慎行,谨小慎微,做好自己的工作,专心为皇上效命,前途无量的。”
“下官记下了,多谢周大人提点。”
翰林院前辈周翰学,一百多年前的状元,已经在翰林院里当了一百多年的翰林院编撰。
一百多年的日夜,他都没有得到升迁,听说是他为人低调,皇帝多次提出让他升迁,周翰学都拒绝了。
他当过皇子公主的老师,为皇帝出谋划策,但是始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