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斐潜从陇右西凉一带抽调了兵马,以及关中战略预备队的兵卒,还有在关中军校训导营的士官,很快的就组建而成新的部队,而且曹洪所不知道的是,斐潜还特意将原本陇西的指挥官姜冏调配到了北线,这就使得斐潜以及张辽,或是其他的将领,也就可以较容易的掌控了新补充进来的兵卒。
后世军事部队的高层,定期互换,就是这个道理。
曹洪拦截了斐潜,斐潜则是用这一段时间掌握补充兵。
谁究竟在这个环节当中占据了便宜?
不好说。
就像是骠骑军的火炮,看着直接轰击土垒城墙,瓦石横飞,气势磅礴,但是实际上因为华夏本土的城墙比西域的那种薄城墙是更为坚固夯实的,所以实际上直接杀伤力并不太强。
反倒是砖石横飞,以及溅射伤害,造成了不少的曹军兵卒伤亡。
所以说是火炮的杀伤力,还是砖石的伤害?
也同样不好说。
骠骑军之前主力不显露,现在又似乎摆出了从巩县汜水关硬打的架势,前线的骑兵和步卒,越过了汜水,在火炮的掩护之下,多次对巩县外围的曹军工事发动了进攻。
是不是真的就意味着骠骑军要从中路突破了?
曹洪思前想后,觉得依旧也是不好说……
斐潜,斐狐狸啊……
在曹军曹洪抽调了机动部队,也就等于是失去了在汜水半渡而击的能力之后,骠骑军可以肆无忌惮的越过汜水,发动进攻,而曹军反而不好进行反击,这就导致战局的态势,对于骠骑军渐渐的倾斜起来。
但是骠骑军一直都不发动总攻击,这也出乎曹洪的意料。
此时此刻曹洪更希望的是骠骑军在曹军的防御工事上撞一个头破血流,而不是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零敲碎打。
曹洪也知道从副将王司马那边问不出什么好建议来。
自从郭嘉死后,曹军方面的智力便是渐渐短缺下去,一方面是陆续的有战损,另外一方面是原本的那些山东士族,或是大汉旧贵开始藏拙了,不太愿意冒头出来给曹军什么建议,而是默默的做事。
这让曹洪很恼火,却毫无办法。
智慧的策略,只会产生于脑海之中,不表达出来,谁都不可能直接就能知道。
按照原本曹操的预估,骠骑军是要在巩县被拉扯,被拦堵,然后再在汜水关上撞得头破血流,然后曹军就可以寻找机会从南北两线包抄,将骠骑军围堵在河洛巩县一带……
但是现在拦堵么,算是成功了,可是距离『头破血流』还差得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