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盏书屋 > 历史军事 > 寒门宰相 > 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众望所归(大更)

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众望所归(大更)(6 / 12)

张虽是反对新法,但政见相对宽和,反对司马光一刀切的主张。

旧党的意见也是五花八门。

现在新党随着局势进行,逐渐四分五裂。而旧党本是反对新党,从四分五裂走向一起。

现在新党势衰,旧党颇有卷土重来之势,但本是一盘散沙之状。

以后如何相融?

茶香氤氲中,苏轼先陈政见道:“我始终以为仁宗之政为媮,先帝之政为刻。”

“若有其法使忠厚而不媮,励精而不刻,则为善也。”

苏辙则道:“魏公,某则以为当校量利害,参用所长。”

章越则点点头。

苏辙道:“吾兄政见与我相公,但某则有一点,蔡持正断不可留。”

章越抚掌而笑,暗忖这兄弟二人,一个如烈酒呛喉,一个似清茶回甘。

苏轼尚存宽厚地道:“且看他山陵使后会不会辞相?”

苏辙则道:“何须坐等?尘不自走,帚至乃清;事不自动,人为方成。”

章越欣然,苏辙的政治见识果真高过苏轼一筹。

你在那等蔡确辞相,那是永远是等不到的,那简直是一厢情愿。谁会自动放弃权力,只有自己动手亲力亲为。

苏辙进而剖析:“魏公既受先帝顾命,乃大势所趋。此刻正该雷厉风行,清除蔡党以立威朝野,亦为陈和叔雪恨!“

章越知道此事势在必行,但自己不愿给苏轼兄弟留下自己无情,不折手段的感觉。

所以他故作踌躇地道:“之前官家在御塌上书‘召章越’三字,正是他向太后所言。”

苏辙急道:“这正乃先帝遗命,非蔡持正所急。他不过如实而答罢了,否则不是欺瞒天下,欺瞒先帝?”

“魏公,蔡持正此乃最是狡诈,这些年折在他手中之人不知多少?难道魏公忘了吕吉甫当年之事?”

章越闻言脸上一抽搐,当年吕惠卿假意向自己示好,后又火烧三司之事,令自己和苏辙二人一起狼狈离京。

真可谓是前车之鉴。

对政敌一点情面都不能留。

章越神色骤变,终是决断道:“好吧!”

苏辙闻言大喜。

“不过……”章越又肃然叮嘱:“不过本朝政治不是一味靠手段狠,靠立威。持正毕竟是宰相,宰相自有宰相的体面,切不可赶尽杀绝。”

苏辙道:“此事请魏公放心。”

“魏公宽仁。某这些年在野,已备齐蔡某罪状。既蒙钧谕,自当斟酌施用。”

此言既显手段,又彰分寸,章越闻之愈觉苏辙可堪大用,

最新小说: 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 臣妻多娇 这个皇帝不仅摆烂,还没有素质 大唐:身为太子的我只想摆烂 寒门书童:高中状元,你们卖我妹妹? 你一小黄毛,咋就族谱单开了? 大明:大孙朱雄英,老朱扶我春庭雪 乱世荒年:我每日一卦粮肉满仓! 咱家世代贼寇,你小子考上状元了 杀敌换媳妇?我一人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