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起投资,吴淑萍更能跟他掰扯一阵,最终还得是他败下阵来。
可真正到了企业运作,李学武总能做出一些让她看不懂却行之有效的事。
比如说这一次,圣塔雅集团抛出诱饵,要搞什么国际标准酒店,这玩意儿看着诱人,可终究是一块鸡肋啊。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你想吧,这年月京城有多少消费潜力啊,搞这么大的酒店空置率得多高。
真要劳民伤财搞建设,搞面子工程,也不能一次性搞这么大阵仗。
她的意见是缓一缓,等时机成熟了再谋算也不迟,更不用理会圣塔雅集团的别有用心,这世上哪可能每次都让他将糖衣吃掉,炮弹打回去呢。
可李学武偏偏就不信这个邪,很是自信地跟她讲了一句以后便挂断了电话。
其实电话里李学武的意思她已经听明白了,无非就是借鸡生蛋的老套路。
只不过李学武做的更绝,他是打算吃掉圣塔雅集团抛出的诱饵,可一分钱都不想投资,甚至还要算计对方一把。
一千两百万啊,如果没有钢铁集团的投资,上哪筹集这笔钱去。
难道他还能自己印啊?
这话说的好没道理,在李学武看来,印钱哪有抢钱快啊,抢钱没有资本运作快,他要玩的就是资本运作。
挂了吴淑萍的电话,他便将电话打给了红星联合储蓄银行。
谢大姐接到他的电话还很意外,主动提到了副行长陈大军的事,她知道李学武的个性比较强,看不得拖沓和虚伪,想着是不是将陈大军调回京城。
李学武却没有理她这一茬儿,笑着介绍起了国内第一高楼的项目。
谢兰芝初听李学武讲这些,她还以为李学武没睡醒,跟她在这胡诌呢。可随着电话里的介绍和解释的深入,她渐渐就听明白了,李学武这一次又想玩空手套白狼的把戏。
“你要筹集资金,也得拿出一个靠谱的方案来。”谢兰芝也不看好这个项目,她在电话里讲道:“第一高楼听着好听,可建起来干嘛用啊?就吃喝住玩?”
“你觉得百米高楼要建多长时间?”李学武在电话里第一次就这个项目进行了解释说明,“工程建筑总公司传来的可行性报告表示需要用三年。”
“咱们不说工期提前还是延后,咱们就说这三年的时间。”他强调道:“三年前和现在相比,你再想想现在和三年后的变化,你就敢说用不着?”
“再一个,我也没说现在就建大楼,我是需要你帮我提供一份资本运作论证,是否有筹集资金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