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也是有判断力,也是有主见的,还有一些人固执的如同老牛,拉都拉不动,让他舍了一亩三分地,舍了这下半年活命的根基,他们是不会答应的。
顾正臣看向严桑桑。
严桑桑拿出了一个木匣,交给朱瑛。
朱瑛打开一看,里面只有一张存单,上面的数额,竟高达五十万两。
顾正臣对疑惑的朱瑛道:“这五十万两的存单可以通过北平的大明钱庄兑出来钱钞,据我所知,冀州镇、遵化、蓟州、三河四地,大致百姓户数不到十万户。”
“权当十万户计,每一户人家发五两银,让他们拿钱入山,告诉他们安心待着,直至战争结束,谁若是闹了事,提前出了山,遇到了胡虏死了,与官府无关,而且,还要收回他家的银钱!”
朱瑛深吸了一口气:“这可是五十万两啊——大军出动更需要银钱吧,就这样花费在百姓身上,后续军饷跟不上……”
盛熙也想要,可张不开这个嘴。
毕竟朝廷也没啥钱,要不然修长城也不会那么折腾人了。
顾正臣抬手道:“军饷军资的事不用你这个布政使操心,我现在就要听一句,拿了钱,能不能将事办成?”
“能!”
朱瑛坚定地喊道。五两银啊,这足够弥补百姓的损失了,而且还有剩余,况且入山之后有吃的,饿不死。
这样的话还不迁,那就说不过去了。
顾正臣抬手:“能的话,就去办吧,我能感觉到,元军正在集结,三月中,最迟四月初,一定会南下,我只给你们二十日。二十日之后,我前往蓟州镇,若是一路上还能看到百姓的炊烟——我拿你们是问!”
朱瑛、盛熙浑身一冷。
被顾正臣盯着,这可不是一件好事,压力实在太大。
顾正臣对行礼的几人道:“我现在身份还不宜公开,暂时不要对外讲。方知府、张知县、张指挥佥事留一下。”
朱瑛、盛熙、朱煜三人离开。
顾正臣看向方必寿,言道:“孟家女的案件你不用追查了,也不必想着让大理寺介入复审。这件事到此结案,你可以在案底里留下我的名字,至于这背后的事,你还是不知道为好。”
方必寿皱眉,问道:“镇国公,其中没有冤情了吗?”
顾正臣点头:“没有冤了,事情并非我最初想的那般。”
方必寿行礼,注视着顾正臣:“倒是下官有眼无珠,见了镇国公,却没有认出来。镇国公是出了名的爱民如子,既然镇国公说结案,下官领命便是。”
顾正臣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