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他就要请旨东征,朕还不好阻拦他,毕竟,倭患虽是不重,却很厌烦,威胁虽然不大,却是顽疾,不除不快。”
“总之,元廷会消失,倭国也会消失。大明周边,便没有了可怕的敌人,你——该如何施政,是朝着更外围扩张,还是守着疆土,安心治民?”
朱标神情微变。
父皇今日的话,实则是一场考验。
治国之道吗?
朱标不急不缓走向舆图,言道:“父皇,在文臣看来,治国最核心,最重要的还是内治安民,唯民安民富,方有底气。但儿臣也不会固守疆域,毫无作为,哈密、吐鲁番、亦力把里,这在历史上是汉家之地……”
朱元璋没有评论可否,只是倾听。
父子之间的交流是越来越少了,总觉得有些隔阂。
孩子有些话,不愿意说出口。
自己有些话,不能说出口。
总这样下去不好,趁着这次机会,打开心扉,畅谈一下也好。
朱标面对朱元璋,很少有这种直抒胸臆、长篇大论的时候,但这一次不一样,从内讲到外,又从外讲到内,从府州县学讲到格物学院,从蒸汽机讲到四通八达的铁路……
朱元璋对朱标的表现很满意,他不是一个夸夸其谈的储君,无论是治民、整饬官场,他都有着清晰且可行的办法,有侧重之处,哪怕是对外扩张,他也有理有据,分析可行性。说起来,还是格物学院的思想正在影响朝堂。
什么抓主要矛盾,做主要任务,什么设置发展规划,什么可行性分析,提供优劣对比,做数据表格……
随着精通新学的人不断进入朝堂,朱元璋感觉自己办理政务更是吃力了。
因为自己很多时候,不清楚这些表格上一目了然的内容到底是不是真的,有没有隐藏其他内容,是不是有人在别有用心地引导自己相信其中的内容。
还有那些发展规划,有些知县不仅规划今年要垦荒多少田亩,增产多少粮食,还规划比往年多生多少娃……
生娃的事,他娘的也是你们能控制得住的……
可偏偏,格物学院有一套标准,说什么人口出生率高,有利拉动发展。
朱元璋不知道人口出生率怎么算的,但也知道人越多越好,这不是人生不生,不是你们县衙能规划的事嘛……
还有些地方将商税增长也纳入规划中,甚至连户部都开始用这种方式了,还提出了“财政赤字”的概念,说什么朝廷要多花钱,不要介意借钱……
放在前些年,朱元璋都能将户部尚书拉出去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