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稚鱼小口喝着汤。
江稚鱼“是你那个动作给得准确。张导说的对,眼神和细节太重要了。”
丁程鑫“下午那场朝堂戏,台词量大,又是群戏,压力不小。”
江稚鱼“嗯,一起加油。”
他们的交流回到了专业而平和的频道,那种因共同创作而产生的理解和默契,渐渐冲淡了开机初的紧张和彼此间残存的微妙尴尬。
下午,重头戏——宋昭野登基后第一次主持大朝会,沈君凝作为皇后首次于帘后听政。
这场戏场面宏大,群演众多,礼仪极其繁琐。
江稚鱼和丁程鑫需要穿着更加沉重的朝服,在庄严肃穆的大殿上,完成大段台词和复杂的走位。
丁程鑫端坐于龙椅之上,面对文武百官的朝拜,念出登基诏书,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将一个决心励精图治又深感责任重大的年轻帝王形象立住了。
江稚鱼则端坐于珠帘之后,身影模糊,但透过镜头特写,能看到她紧绷的下颌线和专注的眼神。
她不需要太多台词,但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和姿态,都要传递出皇后母仪天下、同时又暗中观察、权衡各方势力的内心活动。
拍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群戏难免有各种状况,有人走位错误,有人台词卡壳,需要反复拍摄。
沉重的头冠和朝服让江稚鱼和丁程鑫都汗流浃背,但两人始终保持着高度的专注和专业。
在一次漫长的调试灯光间隙,丁程鑫趁着活动脖颈的机会,悄悄向珠帘后的方向望了一眼,正好对上江稚鱼也因疲惫而微微蹙眉抬眼的瞬间。
隔着晃动的珠串,两人视线交汇,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疲惫,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相互鼓励的笑意。
那一刻,仿佛不再是宋昭野和沈君凝,而是丁程鑫和江稚鱼,两个并肩作战的同行者。
这一幕,被一位眼尖的剧照师悄悄捕捉了下来。
当夕阳西下,导演终于喊出“收工”时,整个剧组都松了一口气。第一天拍摄,任务艰巨,但完成度出乎意料的高。
卸下沉重的头饰和戏服,换上自己的衣服,江稚鱼感觉像是打了一场硬仗,浑身酸痛,但内心却充满了充实的疲惫感。
走出摄影棚,看到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