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姣因制造出纸张被封爵,一下子她的名声在洛阳传开了,一些世家贵族,皇亲国戚之类的,都想邀请她和其父母等人去上门做客,想要询问纸张之事,更想得到纸张制作方法。马姣不喜参加宴会,再说纸张制造以及售卖之事,将来会由朝廷负责,此事她们马家得看皇帝的指令行事,而且纸张制作方法文帝也是希望马家保密的,因此,马姣之父将马援将能回绝的邀约都替马姣拒绝了,不能拒绝的,马姣去了绝口不提纸张之事,久而久之,大家也明白了马家的态度,知道想从纸张一事捞些好处,得看皇帝的意思。
马姣除了因造纸之事封爵,她还被文帝准许入宫随皇子公主们一起跟着名师读书,这事儿若是别人得知了,估计会感到高兴,觉得是种荣耀,毕竟宫里教导公主皇子们读书的老师,都是朝廷重臣或者当世大儒,能被其教导,就算是学的不怎么样,也绝对是种荣耀,毕竟这就不是一般人能接触到的,可是马姣却不高兴,皇宫规矩众多,她入宫同皇子公主一起读书,光想想被众多规矩束缚就难受,别提宫里读书还得给比自己地位高的人行礼,还有她一想到那日那嚣张跋扈,视人命如草芥的三公主,入宫就要同其多接触,她就反感得很。
但是,皇帝下了旨意,马姣就是在心里再不愿意,也得遵从,否则一个抗旨不尊的帽子扣下来,不但马姣会有麻烦,连带着马家都会有事,因此她不得不入宫读书。
马姣入宫同皇子公主们一起读书,除了太子外,(太子有专门老师教导,而且太子年龄比马姣大,并不会同她一起读书),二皇子年龄大些,已经14岁了,大公主夭折,二公主早已经嫁人,五皇子和五公主年龄小,也不同马姣一起读书,而同她一起读书的有三皇子(10岁),三公主(9岁),其与马姣同岁,还有一个让人惊讶无比的人,就是马姣来京城路上碰到的小乞丐。他竟然是文帝义子,凌候的儿子凌不疑,其跟三皇子同岁,也是10岁。
三公主一向懒散,不爱学习,因此,马姣入宫到了上课之处时,三公主还未到,只有凌不疑和三皇子两人分别坐在桌案后读书。
凌不疑看到马姣对她态度很是友好打了声招呼,做了下自我介绍,报上了姓名,因为他始终记得是马姣母女给了他和姑姑食物和药,才让他们得以活下去,来到洛阳。他心里很是感激她们母女,只不过他年龄小,也没有什么机会能报答马姣和马夫人,不过他将这份恩情记在心里,想着等自己有能力有机会一定会报答她们的恩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