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凯的新工作室以惊人的速度被赋予了灵魂。他没有进行大刀阔斧的装修,而是保留了空间原有的公寓格局和高挑的穹顶,只是粉刷了墙壁,添置了必要的工作台、画架和巨大的储物架,用来安置他那些色彩沉郁的颜料罐和成沓的画布。最重要的“装饰”,是那面与顾晚星工作室共享的墙。
他没有选择开一扇真正的窗,而是在墙的高处,靠近天花板的位置,嵌入了一块长方形的、经过特殊处理的双层磨砂玻璃。它不能清晰地透视,只能看到模糊的光影和色块,像一块永远处于柔焦状态的屏幕,实时直播着隔壁空间的“光之天气”。
这扇小窗的存在,微妙而深刻地改变了两人的创作生态。
顾晚星的工作室总是明亮的,巨大的窗户迎接着南向的阳光。她的色彩明快、温暖,画布上常常流淌着蜂蜜般的金色、春日新叶的嫩绿、晴朗天空的湛蓝。当她沉浸在工作中时,整个人也仿佛在发光。
王俊凯的工作室则偏好幽暗,他常常只开一两盏聚焦的射灯,让光线精准地打在画布上,周围则陷入一种便于沉思的昏暗。他的调色盘上是浓郁的群青、深沉的马斯黑、暗涌的普鲁士蓝、以及各种层次的灰。
然而,现在,一束柔和、经过漫反射的、来自顾晚星世界的光,永远透过那扇高处的磨砂玻璃,淡淡地渗入王俊凯的空间。它像一道永不消失的微光,安静地存在于他视野的余光里,成为一种恒定的、温暖的背景音。
同样,当顾晚星抬头望向小窗时,看到的通常是王俊凯那边相对稳定、偏于深沉的色调,偶尔会被他画架上射灯的强烈光斑所打破,那通常意味着他正专注于某个细节。有时,那片深色区域会长时间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她知道,那是他陷入了沉思或遇到了瓶颈;有时,则会看到快速移动的模糊影子和色块的变化,那是他创作酣畅、笔走龙蛇的时刻。
他们并不需要时刻交流。甚至一整天都可以不说一句话。
但这种无声的“共在”,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同步与共鸣。
有时,王俊凯凝视着自己画布上那片过于浓重、几乎停滞的黑暗,感到一丝困顿。他会下意识地抬头,望向那扇小窗。窗外,顾晚星那边的光线正明亮而稳定地流淌着,仿佛带着某种无声的鼓励和耐心的等待。这束光并不试图驱散他的黑暗,只是安静地存在着,提醒他光明的可能性。
于是,他深吸一口气,重新拿起画笔,不是盲目地添加亮色,而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