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她好歹也当了快五年的秘书了,这点眼力见怎么可能没有,倒不如说这才是最基本的。
“水的事情待会儿再说,这是今天上午的销售额,您可以看一下。”
栗山秋惠没有坐下,而是一脸兴奋把报表递给了北辰一郎。
毫不夸张的说,这次《白夜行》带起的半天销售额,已经能顶平日里半个季度的销售额了。
虽然她也清楚,之所以能创造出这堪称卖断货的疯狂销售额,和《白夜行》的前期宣发,有人刻意下场带节奏,以及渡边本身的流量都有直接关系,但她就是高兴。
哪怕她也知道,这样的销售额不会持续太久,因为说过去说过来,愿意为了支持某位作者而买杂志的,也终究是少数,顶了天也就是一时兴起买个一两回,可那又如何呢?
至少眼下他们创造了杂志界的奇迹。
“……不是,这就卖80%了??”
越是看报表上的数据,北辰一郎的表情也就越是惊讶,这和他想象中的情况好像不太一样。
他有想过多重增温下,这次的杂志会卖爆,但没想过效果会这么好,好到远远超出他的预期。
要知道,他这次是刻意多嘱咐要多印刷的。
这一次印刷的量是平时一次印刷的3倍。
就这还临近卖断货!?
“是的,不少书店的货架上甚至已经卖空了。”栗山秋惠顿了顿,“所以,要加印吗?”
以他们和那个印刷厂的长期合作的关系,现在打电话过去,那边马上就能开工,最迟下午三点,又一批的杂志就能被印刷出来。
“你在说什么傻话,那肯定要加印啊!”
北辰一郎翻了个白眼,立刻拿出手机拨通了印刷厂厂长的电话。
而就在秋叶书社的众人沉浸在狂喜之中的时候,最早一批买下了杂志的读者们也跟着读完了《白夜行》的前两章。
各式各样的评价也开始出现在了各大书屋论坛,社交媒体,秋叶书社、以及渡边悠公众账号的下面。
有的人持乐观的态度,表示虽然这次的文风和之前不太一样,但整体叙述还是维持一贯的成熟,而且开头也很有新意,说不定真能写出来。
有的人则持相反的态度,他们认为渡边就该写老本行,而非想着挑战自我,去尝试新的类型,新的题材,吃力不讨好的同时也会让人失望。
他们本来是期待很高的,但《白夜行》并没能满足他们的期待。
拿他们的话来讲,《白夜行》的开头看上去新鲜,但没有那种一下子就抓住人的眼球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