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发展到这,剩下还没上贡的那些小国使臣,永康帝是理所当然的没有兴趣接见。那是一边将其他小国使臣打发走,一边让顾平他们去偏殿那候着。
再然后便是讨论怎么给回礼。
茜香国为什么送这么重的礼等等。
“陛下,微臣总觉得此事有些不大对劲,当年占城那边仅仅只是有产量稍高些的占城稻,就一直偷偷隐藏,后来还是实在藏不下去,又出兵胁迫一番。
前宋这才得到占城稻的稻种。
如今茜香国却直接送来三种远比占城稻还要强上许多的良种,此事着实不合常理,也不合人性。况且茜香国并不是什么安分守己的小国,五十几年前曾经趁前朝乱世侵占了南方不少土地,后来还是太祖派兵,将他们给撵了出去。
臣虽然摸不准他们想干什么。
但事有蹊跷,还是得谨慎为之。”
吏部尚书赵宏韵,始终坚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那些个小国家,不恶心他们占便宜就是好的了,怎么可能会真心实意的上贡好东西,肯定别有心思。
就是他一时间还没有找到破绽。
暂时只能怀疑揣测。
永康帝没有回应,只是低头沉思。
很快工部尚书岳强就站出来道:
“陛下,臣倒是觉得,实在是赵尚书太过胆小,与种子有关的阴谋,史书上也就那么几起。比如越国将粮食煮熟之后送给吴国当种子,比如齐国高价收购鲁国的鲁缟,低价售卖鲁国粮食,导致鲁国百姓不种粮食,专门生产鲁缟。
后来既不卖粮,也不收鲁缟。
最终导致鲁国饿死无数。
但这些阴谋,与茜香国送来的高产良种有什么关系,是茜香国能高价收购我们什么东西,还是能给我们提供全国百姓食用的粮食,又或者专门送些煮熟的种子给我们,这些根本就不现实嘛!
他们也没能力这么干。”
“所以臣觉得,他们可能是有什么事想要求陛下,送此重礼是觉得此事可能会让陛下有些为难,希望陛下能看在这份重礼的面子上,同意他们的请求。
毕竟这么大的功劳……
赏赐不够,恐怕会惹人非议。”
相比较于赵尚书的无端猜测,显然还是兵部尚书岳强的猜测更加合理些。
自古以来与粮食相关的阴谋算计。
基本是两个国家实力相等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小国算计,先不提有没有能力算计,以及又能不能成功。就算成功了又如何?大国算计成功了,在粮食不够的情况下,可能确实需要委曲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