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成恶政害民。
所以变法不急,也不能急。
别看苏轼以词作传世,但其实他本人为官能力是很不错的,同时也相对客观,既不站新党,也不站旧党。他明白如今局面必须变法,但又深刻认识到变法派的新党做事太过于急躁,很多政策很难执行到位,结果就是两边不是人。
新党弹劾,旧党也跟着弹劾。
所以后希索性把他和王安石一起请回来,由他做宰相,王安石做副宰相。
王安石做事太急躁。
需要个人压一压。
新党以他为主,而旧党的话,压在他头上只会瞎捣乱,所以苏轼正合适。
至少他考虑周全,不瞎搞,只要他认为是对的事情都愿意支持,他认为不对,不能办的,不管哪个党他都反对。
不过在苏轼正式拜相后,后希还是特地将他招进皇宫,准备来个隆中对。
倒不是想听苏轼有什么建议。
主要是向苏轼贯彻下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