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来这套,直接说!”
李承乾闻言赶紧正色,清了清喉咙,到。
“父皇,于科举而言,儿臣觉着首先要做的,便是增加糊名和誊录两个环节!”
“如今的科举,考官是能直接看到考生姓名和笔迹的!”
“父皇,人都有亲疏,这一点是无可避免的。”
“那么,如果看到自家子侄的卷子了,真就能狠下心来一点面子都不给?”
“可若是给了,那还有什么公平可言?”
“这还是直接照顾自家子侄的,那如果是拍马屁的、利益互换的呢?”
“反正都能看到名字,抬抬手成全一下同僚,或者拍一拍上司的马屁,有何不可?”
“所以,儿臣建议,科举改革先从糊名、誊录两个环节开始。”
“考完收卷,立马把姓名以及籍贯等信息全部用纸条糊住,并派小吏全部誊抄一遍。”
“如此一来,哪怕考官早有打算要高抬贵手,也得从诸多试卷里去猜测究竟是那一份。”
“不说完全杜绝内外勾结一事,但至少让科举一事在公平上,提升十倍不止!”
李世民原本半躺着听着李承乾的话的,可越听越兴奋,听到最后,更是直接一巴掌拍在了案几上。
“说得好!”
“好一个糊名和誊录!”
“承乾,这事儿不用讨论了,朕接受了!”
“就该这么干!”
“正如你所言,只要有这两招在,纵使还有舞弊一事发生,比起之前也难了何止十筹?”
“完全杜绝舞弊是绝不可能的,朕也没痴心妄想有那等情况,但能杜绝一大部分,朕就心满意足了!”
“承乾,你这主意,当真配得上真知灼见一词!”
“很好!”
李承乾嘴角微微一翘,倒也没太过得意。
因为这法子本就是几百年后才会出现的。
但既然好用,那提前拿出来用用,又怎么了?
谢过李世民的夸奖后,李承乾转头说起了第二个意见。
“父皇,儿臣继续说第二件事,那便是为科举增加一级考试。”
“嗯?增加一级?承乾,此言何解啊?”
李世民眉头再次皱了起来。
多少有些没听明白。
李承乾慢慢解释到:“如今大唐的科举承袭隋制,只要考过便能授官。”
“可在儿臣看来,这实际上是非常不完善的。”
“一场考试定输赢,这里头的运气成分太大了。”
“同时,如今我大唐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