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将烟消云散,他可以心无旁骛地深耕现有市场,把“陈记”这块招牌打磨得更加金光闪闪。
甚至可以用这笔资金布局九龙仓,从中赚取丰厚的收益。
然而,理性告诉他,可口可乐愿意掏出这笔在他们眼中只是“小钱”的450万美金,恰恰证明了这个瓶盖的价值远超于此!
巨头们的钱,从不好拿,更不好省!
他们看中的,是彻底根除任何潜在威胁,是将未来所有可能诞生的、基于此项专利的竞争壁垒,都扼杀在摇篮里!
他们要的,是垄断性的控制权!
如果接受了,那陈记的瓶盖创新专利,将立刻成为可口可乐的嫁衣,连陈记在自己的产品上使用它的权利都会失去。
没了瓶盖专利这张王牌,刚诞生的“劲霸”面对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这些渠道覆盖率惊人的巨头,还有什么核心竞争力可言?
仅仅靠口感和功效?
在可口可乐的铁壁合围下,无异于稚童舞剑!
可口可乐的450万,是要用眼前的金山,换取他陈秉文未来亲手挖出金山的机会!
他仿佛看到,一旦签约,可口可乐技术团队迅速将菱形防滑瓶盖应用于其全球产品线,各大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将这项创新完全归功于可口可乐。
而他陈记的名字,将仅仅存在于一份尘封的、无关紧要的专利交易备案文件中。
所谓的双赢?
可口可乐赢的是现在和未来的战略制高点,陈记赢的只是眼前一笔对巨头来说微不足道的金钱。
这种赢,是断送未来的赢!
是慢性自杀的赢!
想到这里,陈秉文的心中再无半分动摇。
他抬起头,重新迎上汤普森,端起面前的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抿了一口。
动作从容不迫。
随后,他放下茶杯,看向汤普森,意味深长的笑了:
“汤普森先生,450万美元,确实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数字。”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
“但是,您似乎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
汤普森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哦?陈先生请讲。”
陈秉文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直视汤普森:
“每一瓶可乐的口感、品质、包装、开盖体验,都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对可口可乐品牌的整体印象。
如果某个区域的装瓶厂因为开盖体验差而流失消费者,影响的不仅仅是该厂的销量,更是可口可乐全球品牌的声誉。
反之,如果某个竞争对手率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