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高喊着,让游客们往这儿来看一看。
百尺高的树灯升起。
这时候,景区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看到。
无数的灯在树灯之上挂着,美轮美奂,看的人忍不住许愿。
这种牛逼的玩意,不许个愿实在浪费。
月色都被力压一头。
沿着大唐城主街道一路下去,两边是无数的灯笼,除了作为灯笼以外,还有元宵节不落下的活动。
猜灯谜。
虽然倒霉的学子们元宵前就得开学,但今晚还是求着父母来,问就是找杜甫,绝对管用。
家长们其实也是感慨的。
小时候,元宵夜是有味道的。
大街小巷的,拿着灯笼疯跑,那一天是最后的年味。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初八后的班,元宵前几日的开学。
再加上不放假的元宵。
往年的元宵,窝在家中就是一夜寻常过去,哪怕出了门,也没有人有太多兴致闹元宵。
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这般味道了。
此时在这景区,举头望明月,放眼皆璀璨。
这才是元宵。
看着孩子们穿行在灯笼之间,对着这个灯谜抓耳挠腮,为解开一个灯谜得了小礼物而欣喜若狂。
这景区就该来,该常来。
朱元璋今夜也是与民同乐的,他曾下令元宵放灯十日,南京城家家走桥,人人看灯。
大明城小秦淮,水面披上一层璀璨涟漪,虽没有十里灯火秦淮,但这几百米也够震撼的。
南京有夫子庙,秦淮河,朱元璋在这大明城的建设中一直就是照着那边的样子来建的。
现在的大明位面,那各位面秦淮河附近的楼,画舫,都拆了不少过来。
要不是应天府尹哭着求着,老朱是真想扒干净了秦淮河畔。
就连万历年建的文德桥,朱元璋也提前在这河上安排上了。
而且,就叫文德桥。
此时的桥上也举满了灯,阿佛有行通济,冇闭翳,全椒有走太平,沪爷还是沪娃时还有走三桥。
走桥,也是游客们今晚在这的必打卡项目之一。
只见那桥上熙熙攘攘,乌泱泱的全是人,看的一边执勤的寸头小哥是头皮发麻。
正巧还是个朱元璋南京老乡,那寸头小哥操着南京口音问着一旁看的乐呵呵的朱元璋。
“老朱,你确定这桥靠得住?文德桥魂环可不少啊。”
“哟,还是老乡啊,没事的,但凡出了点事,不用等天亮,你前辈们就得去抄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