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只管去说便是,自会有人出来见我。”
朱小宝语气笃定,眼底带着几分浅浅的笑意。
小道童将信将疑地跑了进去。
不过片刻功夫,就见观里一阵忙乱,几个身着道袍的人慌慌张张地跑了出来。
为首的正是紫清道观如今的主事李思松。
旁边祭拜的香客们见这阵仗,都好奇地停下动作,朝这边望来。
李思松快步走到朱小宝面前,恭敬地行了个道家稽首礼,声音里带着几分激动。
“掌教师兄,您怎么突然来了?贫道一点准备都没有。”
朱小宝微微颔首,淡淡道。
“进去说吧。”
这话一出,不仅香客们惊呆了,连刚才那个小道童都张大了嘴巴。
原来这位看着平平无奇的年轻人,竟是道观的掌教师兄?
众人眼睁睁看着朱小宝从容地搀着朱元璋,在李思松的陪同下,慢悠悠走进了紫清道观的内院,一时间都忘了祭拜,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满是诧异。
“我的天!掌教?”
“这么年轻就做了掌教?”
围观的香客们惊得下巴都快掉了,愣在原地,目送着两人进了道观。
“小道参见陛下,参见太孙殿下。”
三清大殿内香烟袅袅。
几个身着深色道袍的道家高层正对着朱小宝和朱元璋躬身行礼。
“行了,都是自家人,别多礼了。”
朱元璋摆了摆手,目光扫过殿内熟悉的三清塑像,语气随意得像是走亲戚。
“今儿个刚好路过,想着你们这儿的斋饭清淡,过来垫垫肚子。”
“哎!好嘞!”
李思松忙应着,转身就吩咐身后的道童。
“快,去后厨说一声,备上咱们观里最精致的素斋,多做几样爽口的菜,一定要用新收的米和竹笋。”
他又转向二人,脸上堆着温和的笑。
“陛下,太孙殿下,你们先在这罗汉榻上歇歇脚,小道这就去取去年窖藏的云雾茶,泡上一壶给您二位解乏。”
朱元璋在榻边坐下,摸着冰凉的扶手乐呵道。
“好啊,早就听说你们道家的茶养人,今儿个正好尝尝鲜,也学学你们清静心、寡私欲的门道。”
李思松听了这话,眼睛一亮,顺势接道。
“陛下这话说到点子上了!这道家讲究的就是个‘无为心静’,心不扰,气自顺,可不就能长命百岁嘛!”
“哈哈哈!你这老道,倒会说话!”
朱元璋被逗得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