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生九子各有不同。
朱元璋的儿子并非都像朱棣那般,文能安邦、武能定国。
秦王打仗确实勇猛得没话说,可论起做人,那股子横冲直撞的劲儿跟老朱有得一拼,可偏偏他没老爹那份运筹帷幄的脑子。
秦王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自己贩运的那些兽筋牛皮、生铁熟铁都是朝廷严管的玩意儿。
可他的脑回路就是这么清奇。
朝廷不让随便买卖,不就是怕有人拿去造兵器谋反吗?
可他是那种胆大包天的人吗?
赚来的钱还不都是花在地方建设上?
这不就是从老百姓那儿来,再用到老百姓身上去嘛!
他哪儿知道,自己早就被隐鳞密卫给盯上了,正一步步掉进人家设好的圈套里呢!
四月,春末的阳光暖洋洋的,可户部却犯了愁。
国库不缺银子,就是钱不够用。
这话听着绕口,其实里面门道多着呢!
自打朱小宝主持朝政这五年,大明朝的家底儿越来越厚实,尤其是开了三个市舶司之后,从海外赚来的金银能堆成小山。
朱小宝正打算在山东再开个市舶司,专门跟朝鲜做买卖。
可眼下有个更棘手的问题。
铜钱快不够用了!
大明朝的铜钱叫洪武通宝,是用铜和铁按八比二的比例熔铸的。
大额交易能用金银,可老百姓平时赶集买菜,掏出来的大多是这铜钱。
偏偏产铜的地方就那么几处。
湖广、广州、山东、河北的铜山,如今都快被挖空了,铁倒是还够用,铜却成了稀罕物。
铸钱司的人早就给户部打了报告。
再不想办法,三年后铜钱就得断供,到时候经济非崩盘不可!
这天一早,朱小宝在谨身殿召集大臣议事。
聊完山东市舶司的事儿,傅友德赶紧站出来禀报。
“太孙殿下,三年后铜钱要是真没了,国家经济怕是扛不住啊!”
这事儿可不是闹着玩的,得提前好几年就做打算。
傅友德话音刚落,内阁首辅杨靖就出主意。
“要不恢复洪武宝钞?用纸钱代替铜钱?”
詹徽一听就摇头,苦着脸说。
“洪武二十年那次印宝钞,最后乱成一锅粥,如今再弄,老百姓指定不买账。”
朱小宝皱着眉琢磨。
“宝钞为啥流通不起来?”
傅友文赶紧认错。
“都怪我当年考虑不周,没想着旧钞怎么回收,也没顾上纸币能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