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墙头草?
绝无可能!
李缘一心想保持中立,如今落得这般下场,实属咎由自取。
虽说朱小宝与李缘曾在南北科举案中有过交集,也清楚李缘想置身事外的心思,但他必须用雷霆手段彰显自己的决心。
即便是内阁阁老,只要他想罢黜,随时都能办到!
在至高无上的皇权面前,没有谁能真正安稳度日,更没有中间地带可寻。
李缘被逐出内阁后,詹徽与杨靖心中交织着恐惧与一丝侥幸。
幸亏当初那群短视之辈把他们推到了朱小宝阵营,若是像李缘那般妄图保持中立,如今恐怕早已落得同样下场。
这一个月,朱小宝始终按兵不动,可到了收网之际,他那股子决绝狠厉,还是让不少人吓破了胆!
文官集团想从朱小宝手中分走些许皇权,显然已是痴心妄想。
他们这才真切见识到,这位即将执掌大明天下的皇太孙,手段究竟有多厉害。
这样的未来帝王,比起当年的朱元璋,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朱元璋是凭着蛮横残暴大肆杀伐,而朱小宝却是有理有据地行诛杀、贬谪、责罚之事!
身居高位者,得懂下属的脾性能耐,会用人才,善控全局。
这是朱元璋教给朱小宝的帝王心术。
朱小宝也确实照着老爷子的话在做。
从文官借蓝玉之事把矛头对准他开始,他就不急不躁地守着,等对方露出破绽,更大的盘算,是要把内阁牢牢攥在手里。
所以等詹徽和杨靖这两位内阁大佬一回,朱小宝才对着文官集团拉开了反攻的架势。
这场洪武末年的朝堂对决,注定要在华夏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会儿,吏部郎中谢伦的府里,一群文官个个哭丧着脸,跟家里遭了丧事似的。
谢伦琢磨了半天,想把局势掰回来,可越想越心惊。
局势早就跑偏了,不知道打什么时候起,风向竟偷偷倒向了皇太孙。
明明之前文官集团握着主动权,怎么就落到这步田地?
对着蓝玉搞的舆论攻击,没伤着人家一根汗毛,反倒把自己架在了火上。
昔日被捧为道德楷模的文官们,如今活像丧家犬,过街老鼠似的人人喊打。
特别是解缙和鸿儒书院的文章一出来,读书人们个个脸红脖子粗,热血都快烧开了。
那几篇文章仿佛把人拽回了兵荒马乱的年月,拽回了汉人差点被灭族的关头。
当年胡人铁骑踏进来,汉人被叫做两脚羊,只能任人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