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给他扇着风,送来些微凉意。
朱小宝眼皮渐沉,正想歪着睡个午觉,廊下却传来匆匆的脚步声。
郑和额角带着薄汗,显然是急着赶来。
他迈进殿门,见朱小宝歪在胡床上似要阖眼,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只垂手立在一旁,连呼吸都放轻了,不敢出声惊扰。
“啥事?”
朱小宝侧过身问。
郑和这才小声道。
“太孙殿下,都察院、各科给事中,还有泉州、宁波、交趾三地的市舶司,都递了奏疏过来。”
他偷眼瞧了瞧朱小宝的神色,见太孙殿下眉头微蹙,又补充道。
“司礼监那边已经压了快一百封,今儿一早又送来二十多封,实在是……实在不敢再压了。”
朱小宝应了一声。
“都写了些啥?”
郑和抿着嘴不敢说,就乖乖站在旁边。
朱小宝索性不睡了,接过奏疏翻看起来。
都是各地市舶司送来的。
“真是凑热闹,市舶司瞎递啥奏疏!”
朱小宝漫不经心地打开,扫了一眼气得笑出声,把奏疏扔了出去。
“一个小国还敢站在道德高地上骂大明狠?”
“我大明灭个国,跟他们有何干系?”
他接着翻,又看到一个海岛小国的奏疏。
“还敢威胁中断贸易?”
朱小宝皱起眉,再翻几封,全是些海外国家拿断交威胁大明,逼着给各国一个说法。
他脸上的怒气渐渐上来,又强压了下去。
再翻到都察院的奏疏,上面赫然写着:臣都察院巡浙江监察御史刘璟,弹劾蓝玉三宗罪。
朱小宝扫了一眼,脸色骤然沉了下来。
“简直放肆!”
他怒喝一声,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火气。
这弹劾蓝玉的三宗罪,字字都带着锋芒。
第一宗罪,说他虽打了胜仗,却仗着皇恩骄纵自满,行事粗鲁莽撞,活脱脱一个没脑子的糊涂将军,斥其“治军不严,失了武将分寸”。
第二宗罪更狠,直指他性情残暴、毫无人性,竟将倭岛六百万倭寇杀得精光,称此举古今未有之酷烈,直言这般行径已让大明背上不仁不义的骂名,引得万国非议。
第三宗罪,指责他在敌军已然投降的情况下,仍擅自下令屠杀,既不请示朝廷,也不顾及纲纪,痛斥其专断独行,不配为臣,更枉为人。
朱小宝看完,猛地将折子往地上一摔,纸页在光滑的金砖地上滑出去老远。
“让司礼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