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府表现不俗,任右佥都御史也算实缺。”
“好,就按你说的办。”
朱小宝笑道。
“谢皇爷爷!”
案牍上堆着许多奏疏。
朱小宝饮了几口浓茶,挑灯批阅,最上方是兵部奏疏。
朱元璋看后不悦。
“这朝鲜人,当真是愈发的放肆了!”
奏疏由兵部钟侍郎呈上,称辽东海岸有朝鲜人越过鸭绿江,掳掠女真人口。
所幸掳掠对象是女真人,若是汉人,朱元璋恐怕早已开战。
朱小宝皱眉。
“皇爷爷,可否下国书给朝鲜李成桂?”
朱元璋摇头。
“无用,掳掠辽东的并非李成桂的人,而是其政敌。”
“朝鲜内乱,李成桂得位不正,当年助他谋反高丽王位的崔莹、曹敏修等人,皆被他设计流放。”
“辽东之事是旧高丽势力的阴谋,意在挑起大明与朝鲜开战。”
朱元璋轻蔑一笑,显然识破对方诡计。
朝鲜政局混乱,李成桂虽掌权,但大明仅赐其国号“朝鲜”,未承认其皇帝身份,旧高丽势力便借机利用辽东做文章,企图扳倒李成桂。
朱小宝恼怒。
“这群跳梁小丑,竟将我朝辽东当作政治筹码,真是胆大妄为!”
朱元璋道。
“不必理会,辽东乱不了。”
“咱已令兵部从北平府调千户所增援铁岭卫……”
朱小宝下意识惊呼。
“啊?”
朱元璋疑惑。
“怎么了?”
朱小宝忙收敛情绪。
“孙儿无碍,只是从北平府调兵增援铁岭卫,路途遥远,为何不就近调用大宁都司的兵力?”
朱元璋摇头。
“大宁位置太关键,左侧便是鞑靼部落,大宁都司的兵马不可轻动,若非如此,何须舍近求远?”
“确实。”
朱小宝不动声色,却心生疑虑,一个大胆的想法浮现在了他的脑海中。
若掳掠辽东的并非旧高丽势力呢?
朱元璋所言虽有理,但李成桂若无手腕,岂会轻易铲除政敌?
他未必会纵容他人祸乱国本。
若幕后黑手是大明人呢?
大宁都司兵力不可动,只能从北平府调兵,此举将使朱棣与辽王直接接触。
辽王朱植是朱元璋第十五子,庶出,政治中立,镇守辽东,能力与兵力均属一般。
但辽东地理位置险要,大宁可钳制辽东,辽东亦能反制大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