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在信里写了不少内容,十分诚恳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朱小宝笑了笑,他清楚解缙不会因这点小事就和自己闹不愉快。
接着,解缙又提到了南疆海域海军的建设情况。
眼下他们已经训练出了一支万人军队,但装备却十分落后,还需工部火器监提供些虎蹲炮和火枪。
此外,交趾的船只建造工作仍在持续推进,如今已造出一艘长五十、宽三十的三桅宝船。
建造宝船的成本极高,花钱就像流水一样,十几万两白银,眨眼就没了。
因此,交趾的财政压力还是很大。
朱小宝有些无奈,自己府上每天刚收到的白银,转手就得倒腾几万两送去交趾。
纵使无烟煤和精盐的收入可观,可也经不住交趾如此巨大的开支啊!
正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眼下朱小宝可算是真切地感受到了大明财政的窘迫。
明初就缺钱,贵重金属也匮乏。
朱元璋又不太热衷于收税,后来永乐帝北征,虽然战功卓著,但民生却因此变得凋敝。
整个明朝,财政状况几乎就没宽裕过。
十六位皇帝,没有一个是不为钱的事儿发愁的。
到了明末,这个问题愈发严重。
天启帝无奈之下,便也只能重用魏忠贤,哪怕他贪腐成性。
魏忠贤被后人骂得狗血淋头,可崇祯抄了他的家,却没搜出多少白银。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贪的钱,全被天启帝给花了!
那些富贾大亨,以及以东林党为首的伪君子们,一个个富可敌国,可国家却拿不出钱来维持军费开支。
最后实在没办法,崇祯也只能增加农业税收,结果导致明末的矛盾彻底激化。
李自成起义,农民纷纷响应,最终把大明王朝给推翻了。
缺钱的问题贯穿了明朝的历史,历代皇帝为了十几万两白银发愁的情况屡见不鲜。
在此情况下,朱小宝也只能咬咬牙,继续把自己的商业收入调配到交趾。
可再这么下去,自己恐怕就要穷得叮当响了。
朱小宝微微叹了口气,继续往下看信。
练子宁不日前已抵达交趾,解缙也把朱小宝关于茶马互易区的设想告知了他。
练子宁听后大为惊叹,眼下已经在着手建设互易区了,大抵半个月后便能开市。
这事需要布政司进行全面考量,还得和都指挥使司进行商讨,必须全力保障官道和互易区的安全,所以也急不得。
此外,税收是关键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