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刑部连这点事都管不好,下次朕的刀可就不是砍牢头这么简单了。”
朱元璋那冷漠的目光落在杨靖身上,让杨靖顿觉惶恐不安。
“朕问你,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弄清楚了吗?”
杨靖一脸为难,支支吾吾地道。
“还,还没呢。”
朱元璋冷笑一声。
“都这么久了还没弄清楚?这案子能有多复杂?”
“你杨尚书要是连这点事都办不了,就自己主动辞职吧!”
“是,是,微臣一定尽快。”
“只是今天文大人不太方便过堂,所以……”
朱元璋没等他说完,转身就走了。
杨靖望着朱元璋离去的背影,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这案子越来越麻烦了!
皇帝都亲自出面了,原本杨靖以为皇帝是来给文侍郎撑腰的,可谁能想到,去了趟牢狱就把牢头给砍了。
这意味着什么?
能在官场爬到这个位置的人,哪个不懂得揣摩圣意?
这分明是朱元璋在给杨靖暗示,朱小宝不能动!
谁要是动了,牢头就是下场!
想到这儿,杨靖不禁打了个寒颤!
朱小宝这人,杨靖之前就听说过。
像以前寿州之困、无烟煤这些事儿,老爷子都提过。
但也仅仅是提了一嘴。
可现在他才发现,这个朱小宝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朱元璋没去千步廊继续参加寿礼,而是背着手,迈着沉重的步伐,一步步走向奉天殿。
他得把朱小宝这事儿处理好!
不然一旦舆论爆发,矛头都指向朱小宝,事情要是闹得不可收拾,他朱元璋也会受到牵连!
这胆大包天的臭小子,还真能折腾!
奉天殿内,锦衣卫蒋瓛已经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包括朱小宝为什么突然杀人等情况都调查得清清楚楚,一封蓝皮奏疏摆在案桌上。
朱元璋背着手走过去,拿起奏疏掂量了一下,缓缓打开。
‘经查,文英豪罪证如下:’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获罪,其儿媳被文英豪当着她儿子的面侮辱。’
‘洪武十四年,江宁县有农妇出门洗衣,文英豪指使家将抓住她丈夫,在野外强暴了农妇。’
‘之后,农妇的丈夫想要告官,却被打断双腿,至今残疾……’
‘洪武十六年,有豆蔻少女在应天大街被掳走……’
‘洪武十七年……十八年……十九年……’
一桩桩罪行罗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