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婆婆请安。”
朱小宝应道。
从蓝府出来后,朱小宝发现外面的晚霞将整个应天城映照得美轮美奂,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路上晚归的行人越来越多,大家都在为明天洪武二十五年的正式开市做准备。
商户们忙着整理货物,准备在开市那天大赚一笔。
秦淮河的夜景更是迷人,河面上画舫来来往往,灯火通明,犹如白昼。
那些公子哥儿们站在船头,悠闲地摇着折扇,一副逍遥自在的模样。
这初四的夜晚,应天府一片安宁祥和。
朱小宝独自走在秦淮河岸边,眉头微微皱起,一脸沉思的模样。
刚刚去给蓝婆婆请安,老人家对他关怀备至,可她明明是常家的高堂,却好像特意在蓝府等着他一样。
朱小宝想了想,摇了摇头,心里有些明白过来。
毕竟蓝婆婆是蓝玉的亲姐姐,蓝家和常家关系紧密,要不然常遇春的两个儿子也不会因为蓝玉案被牵连,落得个连坐而死的下场。
如今已经到了洪武二十五年,表面上天下太平,可朱小宝心里清楚,平静之下实则暗流涌动。
今年,洪武皇帝大概率会确定储君,到时候,不知道又会有多少人会因为新储君的事,死在老皇帝的刀下。
那位暮年的皇帝,依旧会为了他选定的储君,披荆斩棘,扫除一切障碍。
不过,朱小宝这会儿还没心思去想那么远的事。
他只知道,明天的梅园宴会,是他站在历史的关键节点,审视大明那些手握兵权的九塞边王,以及朱元璋的儿子、义子们的好机会。
这样的机会只有一次,要是错过了,下次见面说不定就是兵戎相见的局面了。
朱小宝一边想着,一边往家走。
一路上,他都在低头沉思。
直到走进三进宅院,他才发现马老头正躺在门前槐树下的摇椅上,像普通人家等待孙子回家的老爷爷那般。
朱元璋见朱小宝回来了,便从摇椅上站起了身,笑道。
“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朱小宝愣了一下,看着一脸疲惫的朱元璋,心疼地道。
“您老怎么来了?这么晚了,怎么还不休息呀?”
“您现在的作息不是都调整好了吗,这个点该睡了呀。”
朱小宝知道,之前朱元璋总是熬夜,在他的劝说下,这几个月已经提前了三个时辰睡觉。
今天看老爷子的样子,明显是强撑着等他回来的。
朱元璋摆了摆手,背着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