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慨道。
这句话,深得两位老爷子和赵婉儿的心。
“中原王朝实在是太脆弱了,朝代更迭不断,李家、赵家,甚至还有外族,现在又轮到了咱大明。”
“夺天下不难,只要不怕死,敢杀敢斗就行。”
“守天下,才是真的难呐!”
汤和抿了口酒,听着朱元璋的话,轻声叹息。
朱小宝和赵婉儿也相顾无言。
朱元璋继续道。
“就拿洪武元年来说,咱朝廷斩杀了一名元朝的文官,你们知道这引起了多大的动荡吗?”
朱小宝摇了摇头。
“为何杀元狗还会引起动荡?”
汤和叹息道。
“大明王朝建立之初,朝廷局势动荡不安,民众也如同惊弓之鸟。”
“那时若随意的杀戮,便会使得百姓担忧,他们害怕大明会变成下一个大元。”
“如此一来,便会引发恐慌,百姓纷纷逃离,不再耕作。”
“这般,天下岂能不陷入混乱?”
“那时,洪武皇帝释放元军俘虏无数,并非出于恐惧,而是不得已。”
“为了稳定江山,为了向所有中原同胞宣告大明与元朝不同,大明是仁慈、宽容,有气度,有礼节,有道德的政权。”
“唯有这样,才能赢得万民的归顺。”
朱元璋笑着看向朱小宝,道。
“你汤爷爷的话没错,但你现在可能还无法理解其中的深意。”
“甚至,你可能还会埋怨皇帝,‘那些元狗杀了我们这么多汉人,为何要留下他们,为何要宽恕他们!’之类的。”
朱小宝点头,他也的确是这么想的。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杀了便是,何必优待?
朱元璋笑着解释道。
“颠覆政权易,重建政权难,而稳定一个新政权,更是难上加难。”
“今天他朱重八能起义,明天若有人不高兴了,会不会又冒出个李重八呢?”
“朝廷若不给予百姓信心,不能带领百姓走向繁荣,又有谁会信任我们呢?”
“不杀俘虏,是为了施以怀柔政策,是为了防止有人再次叛乱,更是为了给大明稳定政权,在争取时间。”
“孩子,大明初期的艰难,并非空谈,每一步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此事不能感情用事,必须要有策略,即便是面对万人质疑,也不能失去理智,随波逐流。”
汤和竖起拇指,对朱小宝道。
“听好了!这就是所谓的格局,你可要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