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4章 谁的先手(二)
“一年学费加住宿费餐费,乱七八糟的加一起要交六千多.....”
“听说好多老师都拒绝去!”
“六千多,那是小学!知道初中要交多少吗?一万一!老子不吃不喝,要攒四个月!”
“以前一年几百块,现在一年一万多!妈的,这帮畜生......”
聂永强跟着叹气。
“我在学校和其他家长打听过,建宁其他地方也在搞大班分流。但人家分流的学校,虽然教学质量差点,但也是公立学校。”
“只有咱们这儿,分流的是什么联办学校。其实就是私立学校。”
“不但条件差,收费高,而且教学质量根本没办法保证!”
“艹!”
冯刚骂道:“还不是勤升公司把市里那些头头儿喂饱了?”
“他们弄的学校没人去,正好上面要搞分流.....”
“也不对!说不定,他们就是提前知道要分流,才建的这个学校。”
“土地不花钱,盖学校的钱靠贷款,省里每年还给他们办学补贴。没本钱的买卖.....”
所谓大班分流,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近年大力推行的政策。
由于各地区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师资力量和教育质量相差悬殊。
在义务教育阶段,往往形成好学校人满为患,差一点的学校没有学生的情况。
好一点的学校,即便是小学,往往一个班都有五六十人,超过七十人的超大班都不算稀奇。
如果任由发展下去,影响的不止是学生,更会影响地方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
毕竟没有好学校的地方,很多人不愿意去住。投资者也会考虑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应该说,严格规定学校学生数量,把超员的学生合理分流,这项政策的初衷绝对是好的。
但现实是,再好的经,往往也会被歪嘴和尚念成“催命符”。
超员班分流政策在樊阳,就是如此。
早在两年前,这项政策刚刚出台。樊阳县本地最大的民营公司勤升集团便和当时的县政府签订协议,并拉来岳陵师大一起,设立樊阳教育集团。
拿下一大片废弃矿区的土地,开始建设樊阳育新学校。
这所号称投资十亿的民办学校,不但囊括幼儿园,小学,初高中,还有一所职业学校。
所谓投资十亿,当然只存在于宣传中。
正如冯刚所说的那样,土地是无偿划拨,建设费用靠银行贷款。
勤升集团不但不用掏一分钱,每年还能拿到一大笔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