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本科学历完全足够的。
而且元宵本科念的是教育学,心理学的孙教授又额外看好她,她做了助教后也可以辅修心理学,跟留校任教的要求完全匹配。
至于系里的编制名额,一来元宵成绩优异,教授愿意推荐,二来其实还沾了李骁的光。
两人说好后,元宵就先解决自己的事情,让李骁去忙。
等李骁忙过了,有时间就去小叔那边找她。
李骁等元宵进了校门,才又蹬着自行车回了自己学校。
这边因为他的回归,物理系教授都没走,全在研究李骁带回的那五大箱子的笔记。
他一回去,就被拉着去开会,是物理系关于高能物理实验室筹建的紧急会议。
这次的会议规格之高超出了李骁的预料。
不仅有系里领导、资深教授,还有科学院和部委的相关负责人。
会议的主题也很明确: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尽快筹建我们自己的高能物理实验室。
而李骁,作为唯一深度接触过伯克利最新实验技术的人,被寄予厚望,直接被任命为项目筹备组的核心成员。
至于他自己的本科学历则暂时无人去提,因为那对于李骁和学校来说,毕业只是一句话的事。
会议从上午一直开到华灯初上,连饭都在会议室简单的凑合了一顿。
茶缸里的水续了一遍又一遍,讨论异常激烈。
李骁带回的那些资料,给了这些人太多的惊喜。
经费、场地、技术路线、人才引进等等,每一个都是难题。
李骁凭借着在伯克利的所见所学,以及闹钟超越时代的宏观视野,提出了数条关键建议。
虽然有些在旁人看来过于大胆,甚至不切实际,但却无疑打开了新的思路,让几位老教授频频点头。
说到口干舌燥,饥肠辘辘,这次的会终于结束了。
系主任留了李骁在最后:“李骁啊,你的思路很开阔,很有价值!但是很多事急不得,要一步一步来。”
“这样,你先把手头带回来的资料和心得,系统整理成一个内部报告,尽快提交上来,作为我们下一步规划的重要参考,这也是头等重要任务。”
“好的主任,我马上开始整理。”李骁知道,这仅仅是开始,恐怕回国后的第一个新年,他真的回不去了。
近乡本就情怯,已经回国了却不能马上回家看亲人,李骁心里焦急也没有办法。
第二天他先给家里发了一封电报,告知他们自己回来了但是无法回去过年,等年后抽空回家,然后就陷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