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机,外面的除草机等等。
这一系列的新鲜电器,又让李骁看到了两人的不同面。
冯占鳌会拿着本子记录使用方法,可以看出来他没见过这些东西,但并没有多好奇,只是认真学习着。
而王光荣则目光闪烁,跃跃欲试的想要自己动手操作一下试试。
李骁暗中观察着,对两人的性格,有了大概的猜测。
不过,他并不打算跟两位新来的同胞有过多的交集。
处于一个前辈的觉悟,该教的教,一些生活方面的经验交代清楚,省去他们自己摸索的时间,就算是足够了。
因为这些人来了以后,李骁再有三个多月,就要回国了。
他们这些人,就像是一个个的“盗火者”,目的是为祖国取回“火种”。
至于他们彼此间的关系如何,都不重要。
李骁只是跟他们说:“抓紧时间,能学多少就学多少。”
其他的一些注意事项,想必在他们来之前,已经经过了培训。
最后,就只看这些人,能否经受得住考验。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像李骁这样,见过了“世面”对现在的美丽国觉得也不过如此。
这里的繁华发达,对其他留学生还是很有冲击力的。
接待完新生,剩下的三个月,李骁已经完全停止了所有的社交。
将每一天都榨取到极致。
他的笔记越来越厚,字迹密密麻麻,不光记录只是,还加上许多旁注。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骁要带走的行李也越来越多。
在大使馆的同志过来给他们发放生活费并且做思想工作时,李骁曾问过这些笔记是否能全部带走。
望着李骁房间里那五个全部是笔记资料的大箱子,工作人员看向李骁的目光只有满满的崇敬。
归国倒计时,开始班里各项离校手续,打包最后行李,购买礼物,拍照片。
在李骁忙碌并兴奋的准备回国前,汉森教授最后一次找了他,问他是不是真的没有更改主意的想法。
李骁对汉森教授很是尊敬,虽各自为营,但汉森教授并未因此就藏着掖着,对李骁不管不顾。
他依旧是把李骁当做他看重的学生,悉心教导,更喜欢跟李骁在课上讨论,在实验室一起翻看各种数据。
而且,受这边风气影响,学生跟教授之间,不像国内那样一本正经要时刻保持礼节。
汉森教授也好,其他教授也好,都习惯跟学生们互相开玩笑。
彼此之间,更像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李骁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