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我不吃。”
对方也没有勉强,把糖揣回兜里,然后伸出手:“你好,我叫解军,同志你是大学生吧?这是放假回老家?”
元宵点点头,并没有想交谈的意思。
“呵呵,同志,我不是坏人,您看,这是我的工作证。”
解军从怀兜里掏出一个小本又递过来,元宵只能接了打开一看,竟然是新华社的记者。
这年头,记者是个很受人尊重的职业,更何况是新华社的。
元宵立马就对这个解军放松了警惕。
把证件还给解军后,两人就简单聊了起来。
巧合的是,解军也是去宁北,他去出差,也要去采访宁北钢厂。
因为这两年,宁北钢厂在整个国内钢铁业中,屡出成绩,脱颖而出,所以他要去宁北写一篇报道。
元宵闻言心里替厂里高兴,但却没透漏她就是钢厂出来的人,更没有说她爸就是厂长。
之前的厂长因为带领宁北钢厂发展的比较好已经调去了铁西厂。
而元宵的父亲元飞跃也从副厂长转正了。
这一切的变化都是因为李骁给厂里带来的改革。
每次想起这些,元宵对李骁的爱慕就更加深几分。
“元同志,你老家是宁北的,不知道认不认识钢厂的人,到时候能帮我引荐一下吗?”
解军笑的文质彬彬:“我听说宁北半数人都是钢厂的职工。”
“有些夸张了,毕竟宁北不只有钢厂,纺织厂也很大。”
元宵笑笑:“不好意思解记者,我可能帮不上忙。”
“没关系没关系,能认识元同志,我就很高兴了。元同志,宁北我不熟,不知道到时候能不能请你带我到处转转,不白帮忙,我请你吃饭。”
解军看着元宵,脸上露出一丝慌乱,还诡异的有些发红。
但他没觉得元宵会拒绝,记者这个身份,像是一个特殊的光环,无论让解军走到哪都受人尊重。
别人一听他是记者,都对他很好奇,路上随便拦一辆车也愿意免费载他。
解军常年到处出差,撰写报道,想让他多写几句好话而巴结他的人也不知有多少。
再加上他长得也不差,有文化人的气质和这份工作,不知道有多少女青年对他青睐。
今天坐火车,解军也没想到,自己旁边卧铺竟然坐着这么一位漂亮姑娘。
看元宵的穿戴跟谈吐,就知道也是有文化知识的人。
敏锐的解军,经过分析,一下子便猜出元宵是个大学生。
而且她这么好看的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