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个味儿吧。”
就一饭盒,元宵让李骁装回来自己吃的,哪够这几个人吃饱,也就是解解馋罢了。
“哎呀,这是你对象给你包的吧?李骁你吃吧,我们都快吃饱了。”
大家都不好意思,李骁也不是吃独食的人,每人分了两个,一盒饺子基本就没剩几个了,他自己把剩下的吃了,然后跟同学们一起烤土豆吃。
年正式过完以后,李骁一边继续学习知识,一边跟着教授,同学继续研究创新。
时间在不知不觉间如水一般流走,宿舍的炉子撤掉,身上的棉衣换成了单衣。
几个月的时间,李骁翻阅无数书籍,资料不断的充实自己。
他也被选为学生会执行委员,并利用这个身份建立了一个“仪器共享库”。
实际这个想法的提出,主要是因为可用的东西太过或缺。
李骁觉得单靠学生或者一个学校,能收集的东西太少了,于是提出全市全区学校联合。
共同收集报废仪器的可用部件,定期举行交换利用。
因为这件事,李骁跑遍了整个首都所有大学,还利用便利去看了元宵跟李振南。
李振南的变化很大,他长高了,身上的书卷气更重。
每次见到李骁,他都很高兴,还带着一丝尊重。
如今李骁的大姐嫁给了李振南的大哥,两人之间也算是实在亲戚了。
之前李骁就把李振南当弟弟看,虽然因为大家事情比较多,哪怕在同一个城市也没时间常常见面。
但偶尔也会互相关心,彼此间有个照应。
1980年改革开放,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但这都没有怎么影响到学校里专心科研的学子们。
校园里的生活水平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只是一些新出台的政策,时常引起他们这些热血同学的激烈讨论。
尤其今年的五月份,《青年》第5期刊发表了一篇文章,名为“绝望来信”,引起了无数青年人的讨论。
李骁身边的同学全部写信寄给报刊,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想。
这场讨论持续了半年,李骁没有参与,因为他看过之后,再听身边同学每天提起,便知道这样的事情只是一个开端。
是改革开放初期必然要经历的价值观转型过程。
不过有讨论就有争议,就连学校都因为这件事,由教授们发起了一次“人生意义”研讨会。
当时无数人报名,还有上千人去旁听,几乎挤爆了学校礼堂。
一直以来,李骁都经常用后世思维来看这个时代的事,因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