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不同时代的人,追求的不同。
后世的生活条件无疑比现在要好的多,现在的人怎么都不会想到,未来的每一天,过的日子都比现在过年还要好。
新衣服不用等过年才做,想吃什么就能很方便的吃到。
哪怕是社会的底层,吃肉也不是什么难事。
可比较起来,现在的人生活的如此艰苦,却精神饱满。
而后世的人,满足温饱,却精神萎靡,欠缺的,就是一种信念的支撑吧?
座谈会一直探讨到了晚上八点半,没有一个人喊饿,都精神奕奕的不断补充着自己的提议跟想法。
有化学系同学建议跨系阻止“达尔文俱乐部”大家可以一起讨论。
有历史系的提议办墙报辩论,比如最近哲学课讨论的“实践是检验镇里的唯一标准。”
关于“两个凡是”的讨论一直很热烈,但大家不能每天都开讨论会,所以可以自己把辩论写下来,贴在墙上。
李骁认真做着笔记,当问起他有什么提议的时候,李骁想了想,说了个可以组织固定时间,集体学习英语。
等这个座谈会在老师说完结语后终于宣布下课,李骁却被喊住了。
“学物理的同学,麻烦你们抽空把302教室的日光灯修一下好吗,明天要用那个教室上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