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说,文法证道,很有些虚无缥缈的意味。
这远远超出了陈诚的认知。
方才陈诚感应中,沈志明的文道法相,虽然也是意境波动,但似乎没什么威能。
“沈大人,文道法相威能如何?”陈诚虚心请教道。
沈志明又是没料到,陈诚问得如此直接。
在他看来,也唯有只专注武道修炼,对文法一窍不通之人,才会如此发问。
“呃…这个么?”沈志明微微怔了怔,忽地有些后悔,过来找陈诚赏月论道了。
与一个武痴论文法,无异于对牛弹琴!
略微沉吟过后,沈志明忽地反问道:
“陈大人应该是第一次来墨山县城,对这墨山县城有何看法?”
见陈诚面露疑惑之色,沈志明又道:“在下的意思是,陈大人之前也担任过城卫司差役和捕头,对治理一县之地,有何心得?”
其实沈志明最想问的是,陈诚对治理国家有何看法。
但显然这么大的问题,未免太难为这位武痴了。
转而询问治理地方,对于武痴来说,应该更加浅显易懂些。
陈诚却没想到这么多弯弯绕绕,如实道:
“治理一县之地,自然是想办法让百姓安居乐业。
墨山县城如此安宁,沈大人功不可没。”
这倒并非恭维之词。
旱灾,地脉震动,妖兽祸乱,诸多灾祸一起发生。
墨山县城还能如此安宁,没有生出动乱,可见沈志明担任县令,是很称职的。
被当面如此认可,沈志明心情颇为愉悦,摆了摆手,谦虚道:“在下只是尽了为官的本分。”
墨山县城治理得如何,与文道法相威能,八竿子都打不到一处。
一念及此,陈诚又问道:“那么,文道法相威能,究竟如何?”
沈志明其实想慢慢解释,由治理一县之地,展开话题,进一步解释文法之道。
但陈诚这样的武痴,显然没有体会到他的良苦用心。
“罢了,这武痴,属于是好读书不求甚解的类型,只需跟他讲结论便是!
至于他能不能听懂,是不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已经无关紧要了!”
心中暗叹一声,沈志明忽地神色严肃,道: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文道法相若是修炼至大成,乃是集天地正气为我所用,成就无上大法!
于世间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