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贯故作高深,冷笑道:
“蔡攸,你可曾到过关西?”
“你可曾与西夏打过仗?你可知晓卓罗和南军司在何处?”
蔡攸嘲讽道:
“你知晓又如何?不过是损兵折将!”
童贯气得咬牙切齿,骂道:
“种师中以两万兵马占据卓罗和南军司,此乃取死之道!”
“西北方有西凉府的兵马,嵬名令乃西夏骁将,他在西寿保泰军司有十几万兵马。”
“种师中必死于卓罗和南军司,武松这是有意陷害忠良,意图夺走渭州兵权!”
童贯说得斩钉截铁,似乎一切都在他的算计之中。
徽宗不懂军事,不知道对不对。
太尉宿元景说道:
“枢密使多虑了,武松岂是这等人?”
“当初小经略被围攻六盘山,武松拼死杀入重围,救她出来,岂会加害?”
童贯冷笑道:
“知人知面不知心,此一时彼一时。”
正说着,门外又匆匆跑进来一个信使,大喊道:
“捷报、捷报...”
朝中大臣又是一惊。
蔡攸喜道:
“定是武松又立功!”
蔡攸匆匆跑到殿门口,接了军报打开。
看完后,蔡攸指着童贯大笑道:
“你这老太监蠢驴,武松已经攻破西寿保泰军司,阵斩重贵、玉丑两个监军使!”
童贯愣住了
怎么可能?
武松居然攻占了西寿保泰军司?
朝堂一阵骚动。
大家都很震惊,之前还有人说武松取胜是侥幸。
现在谁还敢说?
朝中大臣震惊的时候,站在最前面的一个年轻男子脸色很不好看。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徽宗长子赵桓。
赵桓是长子,母亲是皇后,根正苗红。
虽然徽宗尚未册立太子,但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太子应该是他的。
可是现在,武松在前线屡立战功,赵楷是名义上的主将。
等战事结束,赵楷必定得到赐封,很可能把自己压下去。
赵桓心中非常焦急。
蔡攸拿着捷报,在童贯面前用力晃了晃。
“你说武松陷害种师中,胡说八道,放狗屁!”
蔡攸喜滋滋把捷报送到徽宗手里。
徽宗看过后,喜道:
“太好了,武松占据了西寿保泰军司,阵斩西夏两位监军使,大胜!”
太尉宿元景想了想,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