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反应过来,武松戳了她一下,潘金莲醒悟,连忙行礼道:
“金莲拜见嫂嫂。”
武大郎高兴得不好意思:
“二郎,你说你这是作甚...”
武松笑道:“嫂嫂莫怪,我家大哥是个实诚的人。”
“嫂嫂且先回去,我请了媒婆,风光地请嫂嫂过门。”
黄秀秀擦了擦脸,有些不好意思:
“那我先回去了。”
黄秀秀离开,武大郎喜滋滋埋怨道:
“二郎,你说你这是作甚,人家娘子来投靠,你却给我做媒。”
“大哥,嫁给你,便是我的嫂嫂,这不是投靠么。”
“你...就听二郎的。”
当即,武松找了年纪大的邻居,央了人家做媒婆。
拿了一百两银子,当做聘礼送过去。
黄秀秀回到家中,老爹黄福躺在床上。
黄秀秀把事情说了,黄福说道:
“那武大郎我晓得,长得丑陋,但嫁汉嫁汉,穿衣吃饭。”
“他家二郎日后必定有出息的,你嫁过去,我死了也瞑目。”
黄秀秀点头道:“我也是这般想的,有武松做靠山,帮闲不敢上门,日子过得安稳。”
商议好了,当下媒婆上门,过了聘礼。
黄秀秀是再嫁,也不拘什么礼数,选了个日子,便嫁给了武大郎。
黄家的羊肉铺子,自然成了武大郎的产业。
成亲那天,唐二牛自己不敢来,派人送了50两银子过来,作为贺礼。
从那以后,唐二牛见到黄秀秀,掉头就跑。
黄秀秀嫁给武大郎,皆大欢喜。
武大郎喜欢这个实诚能干的婆娘,黄秀秀有了依靠,也很开心。
每日里武大郎做好炊饼,就在铺子里卖,不再挑着担子走街串户。
肉铺那边交给黄秀秀,杀猪宰羊她都行,算账由武大郎负责。
至于武松,武大郎不让武松做一丝一毫的事情,只要他好生读书。
原本兄弟两个过得清苦,自从武松童子试得了魁首,两人都有了婆娘,也有铺子产业,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武大郎很清楚,只有科举才是正道!
必须全力支持武松考科举!
潘金莲一心一意跟着武松,每日为武松洗衣、做饭、陪读、暖床,过得十分开心。
时间飞快,转眼一个多月过去,该到了四月府试。
潘金莲收拾行装,准备跟着武松一起去恩州府考试。
她现在粘着武松,一时半刻也不能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