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物心理的分析,却还是怕在会上说不出话。江陵看出了她的焦虑,每天晚上都发来一段语音,给她讲剧本的基本结构:“剧本像拼图,对话是凸块,动作是凹块,得咬合得刚刚好。”
开会那天,安小甲站在影视公司楼下,手心全是汗。江陵发来消息:“我在三楼会议室门口等你,带了你爱吃的红豆包。”她抬头,果然看到三楼的窗边站着个熟悉的身影,正朝她挥手。
会议室里坐了十几个人,制片人、导演、其他编剧……安小甲刚坐下,就听到有人小声议论:“这就是原作者?看着这么年轻,能行吗?”她的脸瞬间发烫,手指紧紧攥着衣角。
江陵像是察觉到了,轻轻敲了敲她面前的笔记本:“别紧张,就当在书店聊天。”他转头对众人笑了笑,“小甲对人物的理解比我深,她书里有很多细节,是剧本的灵魂。”
讨论到林砚和陈默第一次争执的戏份时,有位老编剧提出:“这里得让他们吵得再凶点,最好提到‘绝交’,才有戏剧冲突。”
安小甲下意识地皱起眉,刚想开口反驳,江陵先说话了:“我觉得不必。”他翻到剧本大纲的某一页,“原书里写‘林砚摔了钢笔,却先捡起来擦了擦’,这说明她心里是在乎的。真正的朋友吵架,像冬天揣着暖手宝,再生气,也舍不得把它扔了。”
他看向安小甲:“你觉得呢?”
安小甲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说:“我觉得可以加个细节——林砚摔了钢笔后,陈默没捡笔,而是先帮她拂掉了肩上的灰尘。就像……就像平时再怎么吵,也会下意识护着对方。”
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导演突然拍了拍手:“这个好!有生活气,比喊‘绝交’更动人。”
安小甲偷偷看了江陵一眼,他正朝她比了个“棒”的手势,眼里的笑意像落满了星光。
散会后,两人在楼下的咖啡店坐着。安小甲咬着红豆包,突然说:“谢谢你刚才帮我说话。”
“是你自己说得好。”江陵喝着咖啡,“你比自己想象的更懂剧本,因为你懂人。”他从包里拿出一本《编剧入门》,扉页上写着密密麻麻的批注,“这是我刚入行时看的,你拿去看,有不懂的随时问我。”
安小甲接过书,指尖触到他写的批注:“对话要像剥橘子,皮要薄,汁要够,却不能溅得人睁不开眼。”这和她写文时的想法不谋而合——好的文字,从来不是炫技,而是让人舒服。
接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