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你不讨厌他吗?”
魏劭小心翼翼的问道。
“十四年前,的确是乔族违约在先。纵使乔族再有一万个理由和不得已,可违约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魏族满门只留下一个幼子,是仇人险恶和盟友背弃所致,巍侯心生恨意,本就是情理之中。”
“他孤身一人能一步步壮大自己的队伍,能让巍国有如今的盛况,着实令人佩服,身居高位却未被仇恨蒙蔽,不徇私不滥杀。”
“虽对乔族不善,于天下人却是不错的。况且,乔族提出了联姻的法子,巍侯倒也接受了。人人都说是有徐老夫人施压魏侯才不得已应下。”
“可自古以来,有几个长辈拗得过子女?若魏侯执意不肯,徐老夫人总不能为了与仇家的姻缘和亲孙子离心。”
“这桩亲事,表面是徐老夫人应允,实则是魏侯应允。
他为了自己的士兵和百姓,愿意放下私怨气,与乔族言和,乃是大义。”
甄宓没有发现,在她说出这些话时,魏劭眼中隐隐出现了泪花。
“姐姐,我原以为你也会像世人一样······”
魏劭低垂着头,声音沙哑。
“你既在巍侯手下,应当比我更清楚他的秉性为人。有时,世人一味追捧传颂的,未必便是对的好的,反之,世人贬斥的,未必便是坏的。”
“是非善恶,在人心,亦在君子之迹。”
甄宓话音落下之时,春霞等人已将准备好的饭菜端了上来。
“君子之迹······”魏劭轻声重复着这句话,心中好似涌进一股暖流,抚慰他原本因紧张而揪起的心。
“那刀伤虽不深,却也流了不少血,我特意命她们炖了补气血的参汤,你先喝一些。”
甄宓亲自舀了一碗汤放在魏劭面前,眉眼含笑。
“这点小伤不足以伤我,姐姐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