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体乾则站在最后,连连点头附和:
“去岁建奴没能剿灭,就是因为有贪腐将领拖后腿,私通敌寇、克扣军粮。
如今辽东靖清,上下一心,想来用不了多久,就能把赫图阿拉端了,还辽东一个太平!”
朱由校伸手接过魏朝递来的捷报,心脏竟莫名快跳了几分。
他展开军报,目光快速扫过上面的数字。
“现银一千万两”
“土地七十万亩”
“空饷四万余额”。
每个消息,都让他嘴角微勾。
去年冬天,辽东军饷告急的急件一封接一封送抵京城,户部尚书李长庚愁得日日来哭求,他甚至不得不从内帑里挪出五十万两应急。
如今一下子有了近两千万两的赃物,不仅能填补辽东的军饷缺口,还能投入北直隶的水利、屯田,连科学院改良火铳的经费都有了着落。
“哈哈哈!好!好啊!”
朱由校再也绷不住帝王的沉稳,靠在龙椅上放声大笑,眼底难得露出几分少年人的畅快。
“熊廷弼、孙承宗、杨涟三人,当真是朕的左膀右臂!该赏!重重地赏!”
他转头看向三个太监,语气也缓和了不少:
“你们三个也是会报喜,这消息来得正好。都下去领赏吧。”
“谢皇爷隆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三个太监连忙跪地磕头。
待三人退下,东暖阁里的笑声渐渐消散。
朱由校拿起捷报,脸上的笑意却慢慢淡了。
辽东抄得的银钱多吗?
确实多。
但这两千万两是抄家所得,是“无源之水”。
抄完了辽东的蠹虫,往后再想靠这个填补国库,便没了门路。
而大明每年的开销何止千万?
九边军饷、漕运费用、宗室俸禄,还有各地的赈灾、水利,哪一项都得花钱。
要想彻底解决财政问题,还得靠清丈田亩增加税基、推广番薯玉米提高粮产、甚至开辟新的税源,比如对海外贸易征税。
“路还长着呢。”
朱由校轻叹一声,将捷报折好放进锦盒,重新拿起案头的奏疏。
可刚翻了两本,一份夹在奏疏里的密折便映入眼帘。
封皮上写着“宣府副总兵马世龙谨奏”。
他拆开密折,目光刚扫过几行,眉头便缓缓皱了起来。
马世龙在密折中说,自蓟镇、辽东接连掀起整顿风暴,宣大各镇的将领人人自危。
总兵官夜里睡不着觉,担心自己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