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盏书屋 > 综合其他 > 皇明 > 第409章 通商解厄,宝钞重谋

第409章 通商解厄,宝钞重谋(9 / 11)

关于‘钱货’的想法,诸位卿家不妨一看。”

太监连忙上前,将册子双手递到方从哲手中。

这位年过花甲的首辅接过册子时,脸上还带着几分疑惑。

陛下日理万机,怎会有时间琢磨“钱货”之事?

他低头翻开第一页,入眼便是“纸币之基,在信不在纸”八个字,笔力遒劲,力透纸背。

方从哲越看越心惊,手指不自觉地放慢了翻页的速度。

册子里写的哪里是“钱货想法”,分明是一套从未听过的“金融之法”:

开篇便说纸币并非“无本之木”,需以朝廷库房的白银、粮食作为“准备金”,每发行一贯宝钞,便对应存银三钱到五钱,让百姓知道宝钞能随时兑换实物,而非废纸。

接着又提“银行之设”,说可在京城、江南、川陕等地设“大明官银号”。

百姓可将白银存入银号,换取“存票”,也可凭存票在异地银号支取白银,既方便商旅,也能将散在民间的白银集中起来,作为纸币的信用支撑。

如果要将民间的白银聚拢过来,还可以给出些许利息。

甚至,这本小册里面还提到了“防伪之术”。

在宝钞上用特制的水印纸、防伪花纹,加盖只有宝钞司与户部才能掌控的印玺,同时严惩私印者,抄家流放,以儆效尤。

“这……这是陛下亲笔所书?”

方从哲抬起头,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这些想法,远超大明千年的货币认知,让他有一种醍醐灌顶,晕晕沉沉的感觉。。

朱由校轻轻点头:

“朕早年曾涉猎过一些钱货之法,譬如宋时的交子,便与宝钞相似,近日朕结合我大明实情,整理成了这本册子。

朕非金融专精,却也知道,纸币的关键从不是纸的贵重,而是背后的‘信用’。

只要朝廷能守住‘宝钞可兑银、可纳税、可购物’的承诺,只要能让百姓相信,拿着宝钞和拿着白银一样安稳,何愁推不下去?”

此时册子已传到叶向高手中。

这位务实的群辅捧着册子,眉头从最初的紧锁渐渐舒展。

“陛下所言‘以银为备’,倒是解了‘宝钞无本’的死结!

早年太祖皇帝推行宝钞,便是因无银无粮支撑,才滥发贬值。

若是每发一贯宝钞,便存五钱白银在官库,百姓随时能兑,自然不会再视宝钞为废纸!”

“还有这‘官银号’!”

“如今江南士绅抱怨银票不能汇通天下,若是朝廷设官银号,北至辽东、南至广州,凭

最新小说: 中国医生:活下去 我要亲手把你定在耻辱柱上(翔霖) 文轩:耀眼星光 TNT:星诃崛起 咒火 踏雪成烬 特种兵之从火凤凰开始 查九之意想不到的身份 脑叶:万思千源 猫武士2:迷雾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