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朱由校才起身。
“明日元日大典要早起,你们也早些歇息。”
妃嫔们知晓朱由日理万机,也不多留。
纷纷恭送皇帝离去。
之后,才是她们女人放松的时候。
毕竟,有皇帝在场,压力对她们来说,还是太大了。
朱由校独自回了乾清宫,魏朝将红盘拿出,想请他翻牌子,却被他摆手拒绝:
“元日大阅是国之大典,容不得半分懈怠,今夜早些睡。”
朱由校话语间,已经是有些责备了。
这个魏朝,巴不得他死是吧?
天天御女,这身体遭得住?
魏朝见皇帝拒绝之后,当即撤下盘子。
他也知晓自己惹得陛下不快,因此赶紧恭维道:
“陛下一心为国,夙兴夜寐,着实让奴婢钦佩,之前,连万寿节都不大操大办,朝内朝外的人,无一不夸陛下是圣明之君,有汉文之风。”
其实,腊月二十三是朱由校的生日,也就是万寿节,按规制本该大操大办。
设宴、看戏、赏赐百官
可今年辽东战事未平,户部奏报军需尚有缺口,而操办万寿节,耗费至少数十万两白银。
朱由校二话不说便下了旨:“停办万寿节,节省帑银二十万两,尽数拨往辽东。”
当时群臣联名上奏恳请补办,他只回了一句:“百姓尚在饥寒,将士犹在流血,朕何忍为一己之庆糜费公帑?”
这般节俭为国,让宫里宫外的人都暗自敬佩。
皇帝没有翻牌子,魏朝自然准备皇帝安歇的准备。
没过多久,朱由校便在寝殿沉沉睡去。
很快。
时间便到了天启二年一月一日。
天还未亮,紫禁城便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唤醒。
乐工们抱着乐器,在午门外列队;锦衣卫的缇骑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早早守在了仪仗必经之路的两侧。
朱由校身着衮服,在内侍的搀扶下,先往太庙行祭告之礼。
太庙内,列祖列宗的牌位前燃着香烛,烟雾缭绕。
他端端正正行四拜礼,并祭祀祷祝。
祭完太庙,他遣兵部侍郎袁可立前往德胜门外的校场祭旗。
按大明规制,大阅前需以太牢(牛、羊、豕)祭旗,祈求军威浩荡。
不多时,德胜门校场方向传来三声沉闷的礼炮,炮声震得紫禁城的积雪簌簌滑落,也拉开了元日大阅的序幕。
“陛下起驾!”
内侍的传报声在宫道上回荡。
朱由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