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皇太极真的因为无力抗衡而选择投降,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毕竟要征伐赫图阿拉,明军需要翻越雪山,穿越密林,不仅要耗费大量的粮草钱帛,还得牺牲不少将士的性命。
若是能兵不血刃地收服建州女真,对大明而言,无疑是一件好事。
可陛下的叮嘱又在耳边响起。
皇太极此人,远比努尔哈赤狡猾。
他会不会是故意示弱,想用投降来麻痹明军,趁机恢复实力,等实力恢复后再反戈一击?
熊廷弼的犹豫,自然被图伦看在眼里,他当即说道:
“只要经略公愿意不再进犯赫图阿拉,我大金建州女真,也绝对不越过抚顺关,进犯辽东!”
图伦心中虽仍有慌乱,却知道关键时刻不能露怯。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从怀中掏出一卷用明黄色绸缎包裹的文书,双手捧着高高举起,语气愈发恭敬:
“经略公明察,我家大汗为表投降诚意,特意亲笔写下降表,请经略公过目!”
话音落时,一名亲卫快步上前,从图伦手中接过降表,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夹带异物后,才转身递到主位上的熊廷弼面前。
熊廷弼接过降表,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图伦的脸。
他想从对方的神色中,捕捉到一丝慌乱或伪装的痕迹。
可图伦始终低着头,双肩微微耸起,一副“任人处置”的顺从模样,让人看不出半点破绽。
熊廷弼缓缓展开降表,只见上面用汉文工工整整地写着一行行血色字迹。
开篇便是“建州女真首领皇太极,谨以血书叩拜大明皇帝陛下、辽东经略熊公”,语气谦卑到了极点。
正文里,皇太极不仅承认“建州久犯天威,屡扰辽东,罪该万死”,还承诺“愿废‘大金’国号,永为大明藩属”。
更令熊廷弼意外的是,降表中明确提出“即刻放归历年掳走的汉民三千余人,由大明派人接管”。
甚至主动请缨“皇太极愿亲赴抚顺,面见经略公,当面谢罪,商议受降细则”。
字里行间,满是“俯首称臣”的诚意,连措辞都透着小心翼翼,仿佛生怕惹得大明不满。
熊廷弼反复翻阅着降表,手眼神却愈发闪烁。
这份降表太“完美”了,完美到让他觉得不真实。
可他很快便冷静下来,目光扫过窗外漫天飞雪,又想起帐下将士们疲惫的神色。
连日征战,士兵们早已身心俱疲,如今又值隆冬,大雪封山,粮草转运困难,士卒们都在盼着朝廷的封赏,根本不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