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邀沈阳总兵、援辽总兵及各营副总兵、游击、参将,半个时辰后,白虎堂议事!”
传令的马蹄声踏破沈阳城的晨雪,不到两刻钟,一众将领便陆续抵达。
为首的沈阳总兵贺世贤,身着玄色软甲,腰间悬着一柄磨得锃亮的长刀,只是行走时左肩微沉,步伐略显滞涩。
今岁沈阳大战中,他为抵挡建奴攻城,受了重伤,虽经数月调养,伤口仍未痊愈,稍一用力便隐隐作痛。
紧随其后的援辽总兵陈策,面色沉稳,铠甲上还沾着未拂去的雪沫,显然是刚从城外营寨赶来。
最引人注目的是副总兵戚金。
这位年过六旬的老将,是戚家军的嫡系传人,几个月前年沈阳保卫战中,他勇猛作战,身中数创仍死战不退,如今虽能下床行走,却需亲兵搀扶着才能站稳,鬓边的白发在烛火下更显沧桑。
在最后面,京营参将满桂、马世龙、何纲三人身姿挺拔,倒也十分引人注目。
他们皆是皇帝朱由校亲自提拔的新锐将领,沈阳大战时因路途遥远未能赶至,错失了建功良机,此刻眼中满是按捺不住的急切。
此外,威虏伯刘兴祚、副总兵童仲揆等将也依次入列,白虎堂内瞬间挤满了身着甲胄的身影。
熊廷弼端坐于主位,目光扫过众将,见戚金被亲兵扶着站在角落,脸色苍白却依旧挺直脊梁,心中不由得生出几分敬意。
以戚金的伤势,本不该强召其前来,可这位老将是军中的“定海神针”。
有他在场,不仅能稳定军心,更能凭借数十年的战场经验提出中肯建议。
这份尊重,既是对戚金个人的认可,也是对所有浴血奋战将士的慰藉。
“末将拜见经略公!”
众将士皆对熊廷弼行礼。
“诸位将军免礼。”
待众将行完拜礼,熊廷弼抬手虚扶,没有半句寒暄,直接开门见山说道:
“方才收到密报,黄台吉已率两万八旗精锐,携火炮出征朝鲜!如今建奴腹地空虚,抚顺、开原、铁岭三城守军不足五千,且多是老弱残兵,这三座失地,今日便是收复的绝佳时机!”
“什么?黄台吉攻朝鲜去了?”
“太好了!终于能打建奴了!!”
话音刚落,堂中瞬间炸开了锅。
满桂第一个按捺不住,他猛地向前踏出一步。
“经略公!末将愿为先锋!今岁沈阳大战未能参战,末将心中早已愧疚万分,此番攻抚顺,定要拿下首功,不负陛下超拔之恩!”
他话音未落,马世龙与何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