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望着阶下躬身行礼的四名将领,目光扫过他们甲胄上的斑驳血痕与脸上的风尘,缓缓点头,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嘉许:
“很好。你们没有辜负朕的期望,更没有辜负大明的江山百姓。做得好。”
说罢,他亲自上前,依次拍了拍毛文龙、赵率教、黄德功的肩膀,最后停在祖大寿面前。
手掌落下时,他特意加重了几分力道,目光沉静而坚定。
这位在战场上悍不畏死的糙汉,被这一拍竟红了眼眶,滚烫的泪珠顺着黝黑的脸颊滚落,哽咽着想要开口:“陛下,末将……”
“都过去了。”
朱由校打断他,递去一个安心的眼神,随即转向魏朝微微颔首。
魏朝心领神会,当即扯开嗓子高喊:“大明郊劳凯旋将士仪式,现在开始!”
“啪!啪!啪!”
三声清脆的鸣鞭声响彻德胜门外,锦衣卫校尉手中的长鞭划破长空,将周遭的议论声瞬间压下。
兵部尚书与礼部尚书连忙上前,各司其职主持献俘大典,祭台上的鼓乐随之奏响,庄严而雄浑。
随着司仪官的唱喏,凯旋大军中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
先是数十名甲士抬着木盘上前,盘中盛放的是用石灰防腐处理过的头颅,每一颗都用木牌标注着姓名。
塔拜、多铎、豪格……
皆是建奴宗室的名号,狰狞的面容虽已干瘪,却仍能看出死前的惊恐。
观礼的文武百官与百姓见状,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不少人甚至激动得热泪盈眶。
头颅之后,是数十名被绳索捆绑的建奴女眷。
她们大多衣衫褴褛,面带惊惧,正是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的妃嫔,以及皇太极、代善、莽古尔泰的家眷。
人群中渐渐响起细碎的议论声:
“这些蛮夷女子,看着也寻常得很。”
“听说建奴不事耕织,整日在草原上风吹日晒,哪有咱们汉家女子的娇柔?”
“倒是那个……好像是四贝勒黄台吉的福晋,看着还有几分颜色。”
……
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在队伍末尾的哲哲身上。
她虽身陷囹圄,却依旧挺直着脊背,眉眼间带着蒙古女子特有的英气,即便面带憔悴,也难掩那份与众不同的气度。
朱由校的目光扫过她时,却是微微一顿。
倒不是因美色动心,而是想起此人乃是科尔沁部送来的联姻女子,背后牵扯着蒙古诸部的势力。
这般人物,若处置得当,或许能成为牵制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