噼里啪啦的声响混着传令兵的高喊,将整个北京城的喜气烘托得愈发浓烈。
快马一路穿过棋盘街,直奔皇城而去。
到了午门外,传令兵猛地勒住马,翻身跳下时因冲力太大险些踉跄。
他顾不上擦汗,双手紧紧捧着怀中的镶金漆盒,三步并作两步跑到金水桥前,对着宫门方向跪倒在地。
守门的锦衣卫见是插着三面红旗的捷报,不敢怠慢,立刻入内通报。
不多时,一名司礼监太监匆匆走出,高声道:“进乾清门报捷!”
传令兵膝行着穿过皇极门广场,绕过中极殿,最终在乾清门外停住。
他将漆盒高举过顶,额头重重磕在金砖上,声音因激动而颤抖:
“天津卫驿卒,恭呈辽东大捷捷报!毛文龙、祖大寿、赵率教、黄德功等将军奇袭赫图阿拉,大获全胜!恭请陛下圣览!”
几乎就在传令兵跪伏乾清门的同时,乾清门内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司礼监掌印太监魏朝、秉笔太监魏忠贤与王体乾三人几乎同时出现在门口,显然是得了消息,一路快步赶来。
魏朝眼疾手快,抢先一步从传令兵手中接过那只镶金漆盒,入手沉甸甸的分量让他心头一震。
他甚至来不及与另外两人寒暄,转身便朝着乾清宫内疾跑,口中连珠炮似的高喊:“陛下!辽东大捷!是辽东大捷啊!”
魏忠贤与王体乾对视一眼,暗骂魏朝这老狐狸抢了头功,却也不敢耽搁,紧随其后朝着宫内奔去,嘴里同样高声附和:“辽东大捷!陛下,毛将军他们打了大胜仗!”
三人的喊声穿透了乾清宫的寂静,像一道惊雷滚入东暖阁。
此时,东暖阁内檀香袅袅,朱由校正埋首于堆积如山的奏疏中,手中朱笔在奏疏条陈上圈圈点点。
连日来,朝堂上围绕新政的争论此起彼伏,不少朝臣以“边患未平”为由阻挠改革,让他颇为头疼。
“辽东大捷!”
听到这四个字,朱由校手中的朱笔猛地一顿,他霍然抬头,眼中瞬间迸发出惊人的光亮,先前批阅奏疏的疲惫一扫而空。
“快!把捷报呈上来!”
魏朝早已气喘吁吁地跪在御案之前,双手高举漆盒:“奴才给陛下贺喜!毛文龙、祖大寿将军奇袭赫图阿拉,大获全胜!”
朱由校一把接过漆盒,手指有些发颤地解开上面的金锁。
当捷报上“焚其宫室”“诛贼酋子孙”“阵斩三千级”等字句映入眼帘时,他紧绷的肩膀缓缓舒展,嘴角不由自主地扬起。
辽东这